【编者按】5月13日消息,据《隐科技》报道,MP3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种播放格式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并对音乐消费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发明MP3
5月13日消息,据《隐科技》报道,MP3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种播放格式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并对音乐消费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
发明MP3格式的德国研究机构夫琅和费集成电路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Integrated Circuits)宣布,终止了某些MP3相关专利的许可,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不想让这种格式继续存在下去。因为2017年有了其他更好方法,来存储音乐。
该研究所的主管称,高级音频编码(AAC)格式成为“手机音乐下载和视频的事实标准”。这种格式效率更高、功能更好,比特率比MP3更低,流体电视和电台广播都使用该格式发送高品质音频。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埃尔朗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对音频编码进行了基础研究。夫琅和费集成电路研究所与他们联手,开发了MP3标准。该格式只需原文件10%的存储空间,大大减少了下载时间。
史蒂芬·维特(Stephen Witt)所撰写的《How Music Got Free(音乐如何变得免费)》一书称,企业阻扰和其他原因几乎使MP3变得毫无用处。最终,夫琅和费研究所向消费者免费提供软件,让他们从CD下载歌曲并转换到电脑MP3文件中,此后该格式流行起来。
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这些MP3文件在网上迅速传播,催生了数字盗版热潮。这种格式在非法共享上统治多年,Napster和Kazaa等流行的P2P服务允许人们只需点击鼠标就能下载歌曲。
当然该格式也促进了正版化,在线销售商争相合法地满足用户数字化购买音乐的需求。苹果iTunes主导了该市场,用MP3播放器iPod收藏音乐。苹果几乎从一开始就对用户提供AAC选项,该格式最终证明是MP3的替代者。
但MP3在历史中仍有自己的地位,它让人们首次体验到互联网在数据交换上的真正潜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