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位于北京大兴枣园地铁站的中建国际港项目,7月20日开盘当天即售罄,日销37 9亿元,当时创造了2012年以来北京乃至全国的单盘单日成交纪
位于北京大兴枣园地铁站的中建国际港项目,7月20日开盘当天即售罄,日销37.9亿元,当时创造了2012年以来北京乃至全国的单盘单日成交纪录。
然而,风光背后难掩其存在的巨大隐忧。近日,有多位中建国际港一期业主投诉称,项目存在多处隐患,与开发商多次进行沟通,但对方频打太极,问题至今难有实质性进展。
针对业主提出的种种质疑,中建国际港目前没有做出任何公开回应。
项目存在多处隐患
据业主周女士透露,中建国际港当初所宣传的内容与实际相差甚远。“它之前宣传的公共部分是精装修,比如有山水、大型地标等,然而我们最后发现如同经适房的标准一般。”大部分业主对此很憋屈,当初宣传的是高标准,结果却弄了个经适房标准?
业主与开发商进行交涉,得到的回复却是“没有违约违规,就是按最低标准做的。”
除了货不对板,项目还存在设计缺陷和质量隐忧。
“空调室内没有安装检修口,空调需要从外面安装。人过去没有踩脚的地方,还是30多层的房子,安全隐患很大。”周女士无奈说道,那么高的房子,人家根本不愿给你安,当初在设计上就有缺陷。
无独有偶,业主王先生就因为飘窗问题饱受困扰。据了解,开发商当初在设计飘窗的时候,把护栏弄矮了。结果在验收的时候没有通过,因此把护栏提高了,导致内开的窗户就打不来了。最后,索性就把窗户截小了。
“留了一个像狗洞的样子,带飘窗的房间都很小。大概也就10平米,给人一种监狱的感觉。”王先生认为开发商偷工减料严重,按现在的中国民用建筑标准来说,窗台不应小于本房间地面面积的5%,这个肯定没有达到。
另外,屋内栏杆、房子墙体堪忧等问题也是业主集中反映的情况。
开发商打太极避责
针对业主所提出的问题,记者电话联系中建国际港相关负责人,但截至记者发稿,对方仍没有作出公开回应。
业主周女士向记者透露,此前他们已经与开发商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沟通,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要求开发商进行整改。但是中建国际港方面态度模棱两可,频打太极避责。
对于货不对板的问题,中建方面还以业主当初买的时候价格便宜为由搪塞。“不是说就便宜,那个时候就是那个行情。我要在良乡买的话更便宜。不能因为价格便宜,标准就降低了啊?”周女士如是说。
另据中建内部人士透露,其实在项目验收之前,内部曾针对空调、窗户等问题开过一次内部会议。一期已经这样了,建议二期进行更改。“如果没有矛盾的话,二期为什么要更改?”很明显,已经默认设计缺陷的事实。
一位工程专业人士分析,因在国家的《住宅设计规范》中,只有对窗户采光的规定,不论高度宽度怎样,开发商只要符合规定中窗地面积比值,就算合格。“开放商很可能钻了政策的空子,不合理但合法。”
北京忆通律师事务所李劲松律师认为,业主签订购房合同时是以样板间为依据购买的,由于实际房屋与样板间差异较大,即使签署合同,也可认为合同是在不符合购买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下签订,据此,业主可拒绝收房。
吸金30亿背后隐忧
8月5日,中海地产宣布,“中建地产”将全盘并入“中海地产”,并调高全年销售目标20%。
据2012年数据显示,中建股份旗下地产业务2012年全年销售210亿人民币,中海地产为1115亿港元。两者相加,去年销售额已经超千亿元人民币。有业内人士甚至直言,该变动将使得中建旗下的地产形成合力,对于行业“大哥”万科的威胁日益增加。
本是两者“强强联合”,品质方面更应有保证。然而,事实上中建国际港暴露出的问题却让人大跌眼镜。
一边是日销37.9亿疯狂吸金,成北京乃至全国的单盘单日成交纪录。一边又是业主投诉不断,项目品质遭受诟病。不仅对中建的品牌声誉有所影响,作为母公司的中海地产亦是脸上无光。
中建国际港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开发商在大肆吸金的同时能否保证品质?新华网将持续关注报道。
http://house.people.com.cn/n/2013/1021/c164220-23269552.html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