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昨日,有媒体暗访指在港上市的汇源、安德利、海升等多家内地果汁生产商涉嫌使用腐烂果汁。汇源果汁股价昨日大跌约5%,但公司否认报道。
昨日,有媒体暗访指在港上市的汇源、安德利、海升等多家内地果汁生产商涉嫌使用腐烂果汁。汇源果汁股价昨日大跌约5%,但公司否认报道。国家食药监局昨日紧急部署调查,责令涉事两公司停产自查,但初步调查后仍未找到涉及使用“瞎果”的证据。
昨日,有媒体报道,安徽砀山海升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砀山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有运送“瞎果”(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保护而腐烂变质,或是在未成熟之前就跌落的水果)的车辆从公司正门驶进,此外徐州安德利也涉及类似情况。
业内:不排除“勾兑”其他物质
来掩盖腐烂的味道
该报道指出,“瞎果”是2毛一斤。果汁厂收购这些品质不高的水果榨成果汁或是浓缩果汁,是为节约成本。
昨日,海升果汁(0359.HK)和安德利果汁(2218.HK)停牌,汇源果汁(1886.HK)收跌5%。新华社昨日报道,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23日上午,砀山县食品安全办公室和质监部门检查人员已经到被曝光企业调查,并且随即下达了停产整顿通知书。
昨晚,国家食药监局也表示紧急部署安徽、江苏、山东等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立即开展调查,并对企业进行检查。
砀山又称“梨都”,“那些加工企业天天都收很多又烂又臭的梨。”有自称住在砀山县的果汁厂附近的网友说。
记者翻查2004年实施的《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GB19297-2003)发现,果汁中菌落总数不能高于500(低温复原果汁)。这意味着,如果采用“瞎果”的说法是成立的,这些国产果汁巨头必须要想办法控制这些已经腐烂变质的原料能制成达标的果汁成品。
“(蔬果)表面如果有点小腐烂,果汁公司采购后削掉腐烂部分再去加工,是有可能发生的。”一位食品公司资深采购人士昨日告诉本报记者,但他指出,水果即使只是表面腐烂也可能影响到更多果肉,不排除部分不法企业会往果汁中“勾兑”其他物质来掩盖腐烂的味道。
“经核查,我公司不存在使用变质水果加工果汁的情况。”昨晚,汇源果汁在给本报的声明中说,果汁加工过程中还要“层层把关”,内外抽检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但截至昨晚发稿时,记者未能联系到海升果汁和安德利果汁置评。
国家食药监局昨晚最新表态
经初步调查,山东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自2012年12月以来一直未生产果汁。徐州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当日未生产,现场未发现原料水果。安徽砀山海升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汇源集团皖北果业有限公司现场未发现有腐烂水果存货。相关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进一步调查情况,若发现违法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