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2亿元助全国4万寒门学子圆梦大学背后的故事

2013-09-23 12:53:59 | 作者: 来源:新浪新闻

【编者按】  编者按 今年9月1日,茅台集团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 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希望小学举行国酒茅台·国之栋梁—

  编者按 今年9月1日,茅台集团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 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希望小学举行“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3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资金全国发放启动仪式。该助学活动于2012年7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次启动,茅台集团每年为这个活动捐赠1亿元人民币,资助全国31个省(市、区)考入二类本科以上院校、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2万名学子,这些受助大学新生每人获得5000元助学金。茅台两年共捐资2亿元,助4万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茅台的这一善举,是希望工程开展以来收到的一次性捐款数额最高、资助学生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笔捐款。

  近日,记者采访了全国各地部分2013年受助学生,推出“‘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寒门学子的故事”共6篇,真切感受学子们追梦路上的欢笑与泪水,希望引起更多人对他们的关注,并像茅台一样加入到传播人间大爱的暖流中。

  周康周芳的讲述——

  兄妹走出黄土高坡圆大学梦

  朝 举

  周康和周芳是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徐河村的一对亲兄妹,今年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侨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

  在固原市二中,兄妹俩是同班同学。

  对于上大学,哥哥周康内心充满了期待,可面对家里的境况,他又感到那是个远不可及的梦。在简陋的房屋,陈旧的家具和日渐年迈的父母亲面前,大学于他而言太遥远。

  周康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全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点玉米和马铃薯,今年7月,在家种地的父母得知孩子被录取的好消息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但喜悦很快就被深皱的眉头取代。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对于仅依靠以务农为主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庞大的费用。

  周康父亲周登平前些年患有乙肝,不能做重体力的活,平常收入除了忙农活之外,闲时就在周围地区打点临时工,赚点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周康的爷爷3年前去世,料理后事借的2万余元至今尚未还清。为了供周康和他妹妹读书,家里已经借了近8万元的债务。“要是因为学费的事情让孩子上不了大学,我这一辈都不会原谅自己的。”周登平的脸上显出无奈和无助。

  周康从小就很懂事,读高中时寒暑假期间除了帮助父母务农外,还在市区的工地上打工挣钱,以减轻家里经济负担。周康自信地对记者说:“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

  和家里几经商量之后,兄妹俩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学费终于解决了。可开学所需的生活费、车费及其他费用仍然没有着落。就在这时,兄妹俩从固原团市委了解到国酒茅台正在资助全国贫困大学新生圆梦大学。很快,兄妹俩通过审核成为“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3年大型公益助学活动的捐助对象。

  7月29日,兄妹俩受邀参加了在北京大学举办的该活动启动仪式。周康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来到北京,也是第一次坐飞机,当时的心情太激动了,出发前的那天晚上都没有睡好。”

  妹妹周芳说:“在此之前,我对茅台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只知道是中国最好的酒,但从没有想到会和茅台结缘。在启动仪式上,才知道茅台仅今年捐助的贫困大学生人就有2万人,这个企业让我肃然起敬。”

  在等待开学的那段日子,妹妹周芳想象着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她早已在心里做好了规划:“进大学后,多读一些书,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业余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做一些兼职,一方面磨砺自己,一方面减轻经济负担。” 周康说:“茅台对我们兄妹的帮助,我和妹妹都会铭记于心,将来有能力了,一定会回报社会,一定会将这爱的种子传递下去。”

  谈及大学学习生活时,周康有些忐忑:“我学的是电子科技与技术专业,这专业有很多知识等待我去掌握,如果可以读研的话就......”他没有说完后面的话,但已经透露了这个寒门学子内心深处的挣扎。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