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31日上午,环境保护山行大会在秦岭太平峪举行,来自韩国的200名志愿者带着垃圾袋,分批清理山道上的纸屑、饮料瓶、塑料袋等垃圾。(9...
8月31日上午,“环境保护山行大会”在秦岭太平峪举行,来自韩国的200名志愿者带着垃圾袋,分批清理山道上的纸屑、饮料瓶、塑料袋等垃圾。(9月1日《西安晚报》)
老外在中国开展捡垃圾保护环境的公益行动并不鲜见,两年前,媒体曾报道过英国人威廉,组织6名北京怀柔村民,定期到长城上捡拾垃圾,十年时间共清理掉的垃圾达数千公斤。客观来讲,捡垃圾能成公益活动的内容,自然反映了一些游客或者市民文明素质的差距。
老外“跨国”捡垃圾,让许多人面子上过不去。不过,公益就是公益,没必要给予过度解读。事实上,自发捡垃圾的行动,国人也做过不少,甚至捡到了珠穆朗玛峰。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都在做类似的公益。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丢垃圾的同时,其实也有很多的同胞在替我们捡。
相比起老外捡垃圾引发的素质之争,我以为,公益行动的意义也不容抹杀。对老外捡垃圾,我们不能止于刺痛,而应重在行动。除了根治乱扔垃圾的陋习,还要涵养环境道德,培育在环境公益上的自觉。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