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只有强调绿色产业,为“地沟油”寻找收益更高的出路并加以循环利用,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地沟油”难题,才能根除这一食品安全痼疾,并且一举两得。
近年来,“地沟油”已成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心腹大患,引起了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药监局、卫生部及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出台若干通知、意见及办法,力图掐断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渠道,司法部门也加大了查处力度,屡次破获“地沟油”制售案。
但是,由于“地沟油”难以检测,卫生部相关负责人称目前的5种检测方法均不理想,加上制售“地沟油”的作坊规模小,易于隐藏和转移,在利益的驱使下,“地沟油”难以禁绝。在我们看来,治理“地沟油”除了行政及司法手段外,还应引入市场机制,令“地沟油”产业可以在阳光下得以充分利用,在利益的环节上釜底抽薪,彻底斩断其回流餐桌之路。对此,国外的许多先进做法值得借鉴。在英国,“地沟油”经生物燃料公司之手制成生物燃料可直接供车辆使用,其副产品如甘油等也可作为工业原料循环利用;在荷兰,“地沟油”甚至登上了飞机,2011年6月22日,荷航宣布,将从9月开始,在200架阿姆斯特丹-巴黎航线上使用“地沟油”燃料,形成一条“绿色飞行通道”。
根据荷航的声明,航空公司无需对飞机引擎做任何改动,就可以使用“地沟油”燃料;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提炼后用作垃圾车的燃料;在加拿大,政府为保证“地沟油”能再生利用,制定了生物燃料法规,为餐馆和家庭提供上门回收废油服务,环保机构也会从中担当中介和科普的角色,整个社会从废油的源头到终端所建立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和监管系统,让这些“地沟油”得以变废为宝。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只有强调绿色产业,为“地沟油”寻找收益更高的出路并加以循环利用,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地沟油”难题,才能根除这一食品安全痼疾,并且一举两得。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