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京将于10月11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陪同普京访华的有一个160人组成的代表团,成员包括俄罗斯多家国有能源巨头的CEO。
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京将于10月11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陪同普京访华的有一个160人组成的代表团,成员包括俄罗斯多家国有能源巨头的CEO。
双方久拖不决的天然气价格问题也再次受到关注。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姜毅认为,天然气价格谈判问题一直是两国商业公司在运作,两国领导人会积极推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价格问题可能不会在此次会晤中取得乐观进展。
据称,双方未来三十年的天然气合作项目将是此次普京访华议事日程的重中之重,此前,由于报价分歧,中俄一直未能就天然气合作达成协议。
2009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达成框架协议,俄罗斯计划通过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每年向中国输送700亿立方米天然气,协议有效期长达30年。
其后双方一直未就价格达成共识。俄罗斯主张,中国应该接近欧洲客户的价格,大约在每千立方米300美元。中国则表示,希望能和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价格持平,在200美元以下。
经过多次磋商,中方做出让步后,这个价差已经缩小到每千立方米50美元,即中方上限为每千立方米250美元。但到目前为止,中俄双方仍然没有就天然气定价达成协议。
俄罗斯媒体8月份报道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副总裁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Alexander Medvedev)率领代表团到北京就天然气出口与中方展开价格谈判,是中俄双方围绕天然气出口问题展开的第八轮谈判。当时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中俄双方就天然气问题的谈判真正症结其实并不是价格分歧,而是俄罗斯方面希望中国支付400亿美元预付款。
姜毅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天然气价格问题可能不会在此次会晤中取得乐观进展。他指出,双方企业因为商业利益产生摩擦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分夸大这种分歧,甚至上升到政治层面。最主要的还是双方企业通过一段时间磨合,去寻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利益平衡点。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