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舒适生活与资源消耗的平衡

2011-09-14 01:27:00 |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过去几十年,从简单走向繁复,又再度回归简约、后现代甚至解构主义……设计风格上的花样翻新似乎已经走上尽头。工业设计师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是开始致力于从深层次上探索设计与我们所处这个世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去几十年,从简单走向繁复,又再度回归简约、后现代甚至解构主义……设计风格上的花样翻新似乎已经走上尽头。工业设计师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是开始致力于从深层次上探索设计与我们所处这个世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方面的一个创始性人物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在他名为《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的著作中,维克多号召设计师们将目光从眼前“美学表现”和“顾客满意”等狭义的设计语言中转开,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及伦理价值。他终其一生倡导的“有限资源论”为后来掀起的“绿色设计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维克多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在包装及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强调,设计应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上世 纪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维克多的“有限资源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在维克多的影响下,许多设计师开始重新思考工业设计的职责与作用,并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了一股“绿色设计”的国际设计潮流。设计产品的“环境属性”被史无前例地提高到了一个重要地位。

  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其核心就是“3R”,即Reduce(节能)、Recycle(回收)以及Reuse(再利用)。打个比方说,索尼“odo”系列产品,就是以手动发电为基本思路的一系列概念设计,而且各个模块主要通过天然橡胶材料来黏结在一起,尽量不使用螺丝,帮助节约各种原料和电能。同时,这个系列产品的许多材质都采用植物原料塑料或可再生塑料,实现了回收和再利用的思路。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绿色设计产品。

  目前常说的有两种环保设计方式,一是被动环保,节电、节材料;二是主动环保,是在设计之初就将以上的诉求加入进去。真正的绿色设计更偏重于后者,不仅是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时要能够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要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做到对人类生存无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高,且能源消耗最低的产品设计。

  实际上,时代发展至今,现代产品设计如果仅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审美性,而完全忽视节能与环保,已经难以跻身优秀作品之列。而近年出现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绿色设计产品,也都纷纷代表了绿色设计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第一,尽可能使用天然的材料,以“未经加工”形式在家具产品、建筑材料和织物中得到运用。直接使用天然材料在产品中的设计不但节省了能源,而且缩短了生产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类似的绿色设计实际上数不胜数,比如用纸做的沙发和办公桌,用树叶做的灯罩以及网球做的长椅等等。不过个中翘楚可以算得上是土耳其的One & Ortakoy建筑群。这个多功能建筑群在使用天然材料上可谓竭尽所能。起伏的屋顶以绿草和鲜花覆盖,与所在山区融为一体。建筑的正面则使用天然石头打造,整体建筑群均保持“原生态”处理。也因此而被《时代周刊》评为2011年最佳绿色建筑设计之一。

  第二,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尤其是摒弃无用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以节省不必要的物质和材料。在简约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一款产品还充斥着累赘而无用的装饰,无论从美学还是环保的角度估计都会令公众接受度大大降低。

  在这方面,夺得2011年伦敦设计博物馆设计大奖的一张树枝椅算得上是个中楷模。由Industrial Facility设计的Branca椅(意大利文树枝的意思),模仿树枝自然的生长形态,非常轻巧。而且,只要看一眼这张椅子就能立刻体会到其对木材的节约:没有了传统椅子的靠背,仅仅靠椅子的线条设计来维持稳定感和舒适感。无与伦比的简约,这也许是Branca椅能够从向来高手如云的伦敦设计博物馆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取评委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多种用途的产品设计,有的时候这种产品还能够升级更新,通过尽可能少地使用其他材料来更新换代,以便达到实用且节能的目的。多功能产品也是时下颇受欢迎的一类设计。比如今年入围美国IDEA设计奖的一款磁性吸力组合刀架,就是以坚硬耐久的竹子作为原材料,利用磁铁的吸附性将若干块竹板吸在一起,使每块板都可以很容易地拆装,还可以拼成砧板使用,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

  此外,一些手机厂商推出的各种不同花色的手机背盖,也旨在方便用户能够以较少的材料来更新换代,满足使用的乐趣。实际上,尽可能减少需要替换的东西,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清晰需求了。

  当然,“绿色设计”并非为了实现环保目的而全盘推翻功能和美学性,更非为刻意实现“绿色”而反倒付出更高的技术成本和能源消耗。当“绿色设计”渐渐融入主流产品的设计时,设计师所面对的早已经不只是少数的“绿色狂热分子”,而是广大的普通消费者。如果不能迎合大众的实际功能和审美需求,在产品本身都无法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更奢谈“绿色”的价值体现。

  此外,虽然已经蓬勃兴起,但是很多绿色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试验性质,因为要达到舒适生活与资源消耗的平衡以及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环保目标的平衡本身就并非易事。除了企业和设计师的努力,也需要消费者有自觉的环保意识以及整个社会机制的支持。 

  案例展示

  索尼有一套完善的绿色设计体系,借鉴并灵活运用ISO14001的计划—实施—检验—再行动(Plan-Do-Check-Act) 的方法,各设计部门从设计构思阶段就开始遵循体系规则,从绿色设计的开始实施,设计复评,试制,到量产各阶段都必须检查环境项目,经过了绿色设计的产品方可进行制造、出货、销售等。在这样的绿色设计体系中,还包括信息反馈,以达到持续性绿色设计的目的。

  索尼还注重对环保设计创意的普及。2009年的索尼设计工作坊就选择了环保的主题。索尼设计师选择了十所大学演讲,最后从学生中得到了57份关于环保设计的提案,并帮助学生们从一个模糊的设计方案细化到具体的解决方案。

  而索尼旗下的“odo”系列产品,就是以手动发电为基本思路的一系列概念设计。通过odo,孩子们将能够在娱乐中发挥想象、激发活力、产生好奇心,在体验中建立环保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自己动手发电,用自己的能量来使产品运转,也可以让孩子们对于人和机器的关系产生自己的体验和理解。

  Twirl N’ Take(转拍乐三代)

  大概所有人都曾遇到过如下尴尬:见到好风景正待举起相机好好照一番时,手里的相机却突然耗尽电池宣告罢工,将美妙风景隔绝在镜头之外。

  不过,除了抱怨以外你或许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摩擦一下你的相机使之充电以便继续摄影历程。这可并非遥不可及,索尼的Twirl N’ Take就已经实现。

  Twirl N’ Take是索尼首款人力发电数码相机设计原型Spin N’ Snap(转拍乐二代)的进化形态,进化到第三代的转拍乐为可以实际使用的原型机。相机主机的形状和初代机一样采用放大镜形状,摩擦转动顶部即可充电,从圆孔进行取景并拍摄。

  Push Power Play(记忆盒子)

  和Twirl N’ Take一样,Push Power Play也可以依靠摩擦发电带动运行。Push Power Play是可以实际使用的照片浏览器设计原型机。两手握住机器的两侧,将底部类似车轮的部分在地面摩擦转动即可发电,充电后可以显示记忆卡Bitty里存储的照片。在看照片的过程中如果电力不足,还可以随时进行充电。设计灵感来源于,在盒子中满满珍藏的回忆(照片),让孩子们一起来探察。

  Crank N’ Capture(转摄机)

  这款产品实际上和Twirl N’ Take几乎相同,只是Twirl N’ Take是照相机,而Crank N’Capture则是摄像机。也和Twirl N’Take一样,Crank N’Capture无需担忧因为电池消耗而中断拍摄的困窘,只要转动侧面红色的转柄即可充电,如常进行拍摄和回放。

  不过,和一般摄像机不同,Crank N’Capture拍摄的不是平滑的动态影像,而是一格一格跳动的影像。相比传统摄像机,这样的影像更具漫画风格,别有一番情趣。

  Pull N’Play(拽着听)

  “拽着听”非常确切地表现出了这款产品的特色。Pull N’Play实际上是一款立体声耳机,这款耳机内置了调频收音机,耳机部分还有引线,只要抽拉引线即可获得电力。此外,整个耳机全部采用可循环再利用材质制作,还可进行折叠。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