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高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意见,最高检察院可以向最高法院提出意见
【财新网】(记者 王和岩 叶逗逗)药家鑫案、夏俊峰案的发生,让最高法院的死刑复核程序进入更广泛民众的视野。
8月24日,全国人大审议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下称《草案》)中,对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也作了有限的规定。最高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意见,最高检察院可以向最高法院提出意见。
所谓死刑复核,是指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报请对死刑有核准权的法院审查核准。在现行的刑诉法中,死刑复核并不开庭审理,而是由最高法院法官通过审查书面材料审理案件。
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死刑案件复核期间,被告人委托的辩护人提出听取意见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并制作笔录附卷。辩护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
但这种模糊性、又无相应的救济条款的规定,使得实践中律师参与死刑复核程序的权利受到种种限制,律师在死刑复核程序中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来自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现行死刑复核程序,律师的知情权、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约见法官的权利以及获取复核结果文书的权利均没有保障。
同样,参与一审、二审的检察机关,在死刑复核程序中也无法参与。
刑辩律师陈光武曾撰文表示,中国的死刑复核,实质上并非诉讼程序,只是法院内部的行政报批程序。由于没有辩护人、公诉人的参与,案件基础事实和证据上存在的问题难以被发现。
财新记者获悉,此次修法过程讨论中,来自法学界、检察机关、律师界的意见比较一致,提出必须询问被告人,检察机关和律师应该有实质性的介入,必要时应该召开听证会,甚至开庭。在这一问题上,检察院的态度与律师、学者比较一致。但法院系统的态度比较消极,认为最好保持现状,既不希望搞听证,更不愿意开庭,甚至对应当询问被告人的规定,也有不同意见。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光中对此表示,死刑复核过程汇总,应当讯问被告人是必须的,“不管怎么样,都得问问。毕竟(人)死之前肯定有话要说,哪怕是通过远程视频询问。”■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