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缘于日本福岛核泄漏影响;国家海洋局建议对该海域海产品做放射性检测
【财新网】(见习记者 林韵诗)近日,国家海洋局公告称,在日本福岛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的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显示,该海域海水中均检出了铯-137和锶-90,表明“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岛核泄漏的显著影响”。
国家海洋局于6月16日至7月4日在上述海域做了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结果显示,有71%的监测站位样品,铯-137含量超过中国海域本底范围;有94%的监测站位样品,含有正常情况下无法检出的铯-134。
虽然此次监测未检出碘-131,但铯-137和锶-90的最高含量,已分别达到中国海域本底范围的300倍和10倍。
同时,国家海洋局对监测海域的鱿鱼(巴特柔鱼)做了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的锶-90放射性比活度,为中国沿海生物样品放射性本底平均值的29倍;样品中还检出了银-110m和铯-134,这在中国沿海生物样品中一般难以检出。
国家海洋局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来自该海域海产品的放射性检测,确保中国公众的健康安全。
据财新网此前报道,国家海洋局7月29日曾发布此次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的初步结果,与此次发布的结果相同。
当时,曾有媒体报道“国家海洋局称日本福岛核废物或已进入中国海域”,但国家海洋局随后否认。
铯-137、锶-90分别是铯元素、锶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分别为30.17年、28.79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