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多数城市饮用水源标准降至劣五类,并提出,一些城市通过去除某些指标,来使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我国多数城市饮用水源标准降至劣五类,并提出,一些城市通过去除某些指标,来使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
据悉,2009年,我国城市及县级政府所在镇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4002个,其中约80%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标准,约20%不能达到三类水质标准。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39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水量占76.5%,不达标水量占23.5%。
一般来讲,环保重点城市的饮用水质控制会更好,但2010年居然相比2009年的全国城镇平均水平都不如,显然意味着过去一年中国的饮用水质发生了严重的恶化。这种恶化在广大的乡镇可能更为严重。
据了解,在广大乡镇和农村地区,我国共有2.5万多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为54%的乡镇提供服务,但还存在大量的分散式饮用水源,其中大多数水源的水不经过严格处理,就直接作为饮用水。由于乡镇不断地被作为污染工业的转移目标地,并有农业污染源头,而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关设备显然更是跟不上,这种工农交叉混合污染,还将通过破坏水源地等方式表现出来,并间接影响到城市。
看来,中国饮用水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