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23”动车甬温线特大事故赔偿尚未最后结束,昨日,多位法律学者和律师联名致函国务院,他们认为,现行的《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下称《条例》)关于旅客人身伤亡赔偿限额的内容超越立法权限,侵害了旅客权益,应当予以删除。
“7·23”动车甬温线特大事故赔偿尚未最后结束,昨日,多位法律学者和律师联名致函国务院,他们认为,现行的《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下称《条例》)关于旅客人身伤亡赔偿限额的内容超越立法权限,侵害了旅客权益,应当予以删除。
根据2007年9月1日施行的《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事故造成铁路旅客人身伤亡和自带行李损失的,铁路运输企业对每名铁路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15万元,对每名铁路旅客自带行李损失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2000元;铁路运输企业与铁路旅客可以书面约定高于前款规定的赔偿责任限额。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北京理工大学司法高等研究所所长徐昕、广东劳维律师事务所律师段毅、北京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律师戴伟等人在给国务院的函中表示,《条例》这一规定严重侵害了铁路交通事故中受害者的基本民事权利,也阻碍了铁路运输企业汲取事故教训,积极改进技术和管理。
《铁路法》只对货运损失明确规定了赔偿限额及授权条款,但并没有对人身伤亡规定赔偿限额,也没有对此限额的设定进行授权。他们认为,《条例》作为行政法规设定了无过错侵权责任下的赔偿限额,超越了立法权限。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七条,承担高度危险责任要设定赔偿限额的,必须由法律规定。根据《立法法》第八条和第九条,涉及民事基本制度的,只能制定法律;尚未制定法律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是否授权国务院对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条例》第三十三条作为行政法规条款,既不是法律,也不在《铁路法》的授权范围内,也未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特别授权,因此作出的限额赔偿规定是无效的。”黄乐平表示。
联名人士认为,从法律层面来说,限额赔偿制度仅适用于无过错责任。当铁路运输企业存在过错时,受害人不主张高度危险责任,而选择主张一般侵权责任时,则应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和《侵权责任法》第十六、二十二条,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生活辅助具费、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15万元的赔偿限额远远低于实际应赔偿的数额。
《铁路法》第十七条对货运的规定中明确,“如果损失是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不适用赔偿限额的规定,按照实际损失赔偿”。由此可见,在铁路运输企业有过错的情况下,立法者对限额赔偿也是持否定态度的。
公开信最后表示:“我们作为普通公民,作为长期研究相关法律问题的专业人士,敬请国务院研究并删除《条例》第三十三条,增强行政法规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开放性,推进铁路运输安全建设,维护数亿铁路旅客的基本权益。”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