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日前表示,在过去两三年,一些开发商当需求不好时,刻意不让市场看到真实的库存,因此市场上看到的库存就有限,但是实际情况远比官方公布的库存数据严重。
房企制造商品房“紧缺”的假象有利于销售实现量价齐升。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日前表示,在过去两三年,一些开发商当需求不好时,刻意不让市场看到真实的库存,因此市场上看到的库存就有限,但是实际情况远比官方公布的库存数据严重。
渣打银行最近完成的调研报告显示,到年底二线城市库存水平可能将高达15个月的销售量。
王志浩说,在中国定义库存有两种,第一是已经建好了,没卖,是一个空房。第二是开发商已经在建,但还没建好,但又已经拿到了销售许可证了的。“因为一些开发商可能将达到销售条件的住宅不做销售许可申请。导致官方公布的库存数据可能与我们判断的库存量不吻合,而且不能拿各地方自己公布的库存来做一个未来的判断。我们是按以前土地出让的面积来计算未来房子的一个供应量,用最近3个月的销售面积来判断未来的需求。”他表示。
渣打的计算方法是,首先统计30多个城市过去数年的所有土地出让面积,“再以过去3年出让的土地统一定义为库存,假设第一年有1/3开发出来,第二年有1/2开发出来,第三年假设就开发完了。”很显然,但当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不放松,真实库存对市场成交量和价格的负面影响最终都会体现。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