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除了货币因素外,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不明显的一大原因还在于住房用地不足乃至部分用地长期闲置。
除了货币因素外,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不明显的一大原因还在于住房用地不足乃至部分用地长期闲置。
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查出闲置房地产用地2648宗,面积11944公顷。如果把这些土地换算成实际商品房供应,以平均容积率2、每套住房90平方米计算,将会增加270多万套住宅。按人均30平方米计算,将会解决800多万人的住房问题。
据介绍,拆迁难和居民反对等引发的规划调整是开发商经常提及的两个主要理由。此外,还有出让地块有复杂的法律纠纷导致动工难等因素。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往往会在地块周边修建道路、医院、广场等配套设施,地价自然就升值了,这样所获得的利润比拿到地后立刻开发要多得多。而这些闲着的土地不影响开发商通过抵押在资本市场上融资。
统计还进一步表明,2005年查出房地产闲置土地约38万亩,截至2010年底则下降为18万亩。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显示,六成闲置地是由于征地矛盾等“政府原因”造成,由此估算,征地矛盾致10余万亩房地产用地长期闲置。
《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中虽然规定了土地闲置时间超过两年可无偿收回,但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闲置原则上不予追究责任。
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和政绩与开发商联结在一起,在纷繁芜杂的利益和动机面前,政府对闲置土地“收回”和“重罚”制裁手段很少实施,监管偏软成了土地闲置的重要助力。显然,政府原因致使房地产供给增加趋缓,房地产调控效果不明显根子还在于地方政府。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