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核心提示:首个签订伤亡赔偿协议的林焱,竟然不在之前官方公布的39个遇难人员名单当中。
对
于“7·23”事故的各个利益方而言,事故的善后理赔都是棘手的难题。
7月26日凌晨1点,“7·23”动车追尾事故鹿城区处置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与遇难者林焱家属签订伤亡赔偿协议,赔付50万元。其中,遇难者家属交通费、埋葬费、家属赡养费等共计45万元;因积极配合善后事宜给予奖金5万元。
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起准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评价说,“提前签协议就给奖金,明显违背了同命同价的法律原则,也违背了公平合理原则。这种方式会鼓励那些家庭困难、不懂法律标准、请不起律师的(死难者家属)因被诱导而盲目签署协议。”
7月26日,由温州各街道、镇乡和区直部门组成的57个谈判组,实行“5+1”共6人(5个来自地方政府+1个来自铁道部)负责接待1名遇难者的家属的工作模式。领导小组称“力争在7-10天内处理解决善后事宜”。
57个工作组
“宁可不要赔偿,我要‘真相’!”32岁的绍兴人杨峰难掩悲愤。
杨峰一家5死一伤。事故中,他的岳母、妻子和腹中的孩子、妻子的姐姐及侄子同时罹难,在事故中受伤的岳父仍在医院接受救治。
晚上,杨峰和其他遇难者家属涌到温州市政府,要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大多都是福建赶过来的人。”据一名参与协调的政府人士介绍,这批难属有的上午就到温州市政府提出意见,因为根据福建当地的风俗,要将罹难的尸体带回乡。
而为数众多的媒体记者和情绪不稳定的难属汇集温州,使得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难度骤然放大。
24日晚,温州政府有关部门启动了“难属帮抚工作组”,主要落实到了7·23事故发生地的辖区——鹿城区政府。
根据部署,鹿城区政府为主导,民政、妇联等机构为主要参与力量,同时将温州各街道、镇乡分成32个组,区直部门分成25组,分派人员落实安抚和后勤工作,同时,工作组还进驻11家医院负责各医疗点的伤员家属安抚和接待工作。
至此,57个工作组被迅速成立。这几个工作组24小时轮班,居于一线负责接待死伤者家属。
以离事故现场最近的黄龙街道为例,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到岗就位,24小时待命,黄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李秀峰坐镇指挥。
李秀峰说:“一些旅客亲属情绪比较激动,我们除了陪同他们进行死伤者人员核实外,还要肩负心理疏导的任务。”
同时,鹿城区卫生局也设立了信息直报平台,派出60名工作人员,赶赴收治事故病人入院,及时掌握医院医疗动态,定时向直报平台报送各医院的动态信息,并将伤员名单和相关信息公布在鹿城区新闻网等相关媒体上。
温州市康宁医院院长管伟立向本报记者表示,该院距离事故地点最近,23日晚共收治54名旅客,主要为颅脑外伤、上下肢、颈椎、骨折、软组织挫伤、胸部骨折等。
管伟立说,目前都完全开放式免费治疗,已有19位轻伤病人和100多位接受仪器体检的旅客出院,他们大多没有留下个人身份信息,其病历上只简单写明“成人”字样。
管立伟进一步表示,这些治疗费用最终应该是由政府部门支付。但并未明确是地方政府,还是铁道部。
专家表示,若由地方买单则存在一个疑问,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属地化善后不同,这些死伤人员是途径温州的动车上的乘客,并非全部温州当地人。甚至,还有外籍人士。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