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初,在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上,一些卫生学者建议,对输血感染艾滋病患者采用无过错赔偿机制,即:不强调追究医疗机构责任,假定没有...
7月初,在“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上,一些卫生学者建议,对输血感染艾滋病患者采用“无过错赔偿”机制,即:不强调追究医疗机构责任,假定没有过错方,只要确定输血与感染病毒的相关性比较大,就可获得相应补偿。这一建议的背后,是截至2010年8月,中国目前仍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约为29.64万人,其中经血液或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病毒约为2.31万人。而据中国卫生部估算,截至2009年底,中国大陆74万艾滋病毒感染者中,约有5.77万人经输血感染。长期以来,对这些艾滋感染者如何赔偿,中国官方始终缺乏明确的政策。自2004年起,卫生部曾就“输血感染艾滋病患者的补偿建议”征集意见,但至今未有实质性进展。目前,相当多经输血感染艾滋病者为此被迫上访。2010年,因幼年输血感染艾滋病毒的河南省新蔡县青年田喜,经多次与输血医院交涉赔偿问题未果,砸毁了医院院长办公室电话、传真机,后遭起诉。2011年2月田喜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防范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进入血库并非难事,关键是制度需要严格的执行。安邦某研究人员曾在南方某地献血,采血现场,血库工作人员称,只要一年内献过血的,即可免检直接采血。这种采血制度的风险可见一斑。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