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疑暗限“外地人”租房 海淀一打工学校被迫停办

2011-07-22 13:55:00 | 作者: 来源:财新网

【编者按】在北京市严控人口的大背景下,又一轮打工子弟学校关停潮到来

在北京市严控人口的大背景下,又一轮打工子弟学校关停潮到来

  【财新网】(记者 蓝方 实习记者 潘佳娜)距离房东给出的最后期限,已经进入了十天的倒计时。

  北京市海淀区绿园学校的校长张晓虎在这大半个月里,都在不断地寻找新的校舍。他向海淀乡树村大队租借的房屋在2011年7月9日到期以后,房东坚持不再续租。他寻遍周遭村落,终于找到一处适合做校舍的房屋,正准备签合同之时,新房东告诉他,“村里已经打了招呼,不许租房子给外地人办学校”。

  与此同时,几乎每天都有家长前来询问,学校到底还开不开,孩子们下学期该怎么办。这所学校还有将近800名学生,均是租住在树村的打工人员子弟。家长们忧心忡忡,村中另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兴许可以分流部分学生,而公立学校则根本报不上名,即便回老家也已过了报名日期。

  就在绿园学校的不远处,十五年前即已撤并的树村小学的校舍已闲置多年。租借这所公办学校校舍继续办学,成为校长张晓虎奢侈的梦想。

在北京市严控人口的大背景下,又一轮打工子弟学校关停潮到来

  租赁合同不再续期有蹊跷

  成立于1995年的绿园小学,最早专为接收在京郊打工的菜农的子弟而建,因条件简陋,始终未能获得政府的办学审批。学校先后因房屋拆迁辗转多次,在2005年搬到海淀乡的树村。学校由树村大队的仓库改建而来,合同一年一签。在张晓虎的口中,与房东多年来的相处还算愉快。

  至于今年为何不能继续续租,房东薛先生告诉财新记者,去年年底区里和乡里的领导到学校视察,认为学校存在着安全隐患,当时就通知校长,学校不能再办了。“农民工子弟小学不容易,条件苦,我们就让他们办完这个学期再说。”树村大队的书记也是海淀乡主管教育的副乡长,他通过乡政府宣传部表示,不再出租房屋给绿园小学一事,须由上级主管部门解释。

  但张晓虎把这一次的视察看做日常的安全巡视。根据当时的整改意见,张晓虎筹资20万,对学校的管线进行重装,又给每个教室都安上了空调、改装了暖气。

  即便如此,绿园学校的办学条件依然艰苦。每一间大仓库都由木板做隔断分作三间,布帘做门,光线昏暗。连日的雨水后,教室地面上淌着积水。

  到了2011年6月底,房东和乡一级的官员正式通知张晓虎,合同到期后将不再续租,让他在7月9日合同到期后和学校一同“消失”。

  张晓虎随后到周边的村庄寻找新的校舍,却被告知私人不得再将房屋出租给打工子弟学校。

  租用海淀区东升乡小营村委房产的红星小学,目前也因合同到期而被停水停电、勒令迁走。这所学校曾在2008年底因合同纠纷遭遇类似困境。彼时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曾向媒体透露,北京市政府已决定在2011年彻底清除未经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尽量让孩子们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区政府在当时就与各街乡政府签订协议书,不得出租房屋给没有办学资格的单位,严格控制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出现。

  知情人士透露,随着北京人口调控的压力加剧,各区县清理未经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步伐加速。这个暑期,大兴区17所打工子弟学校,也因区一级拆除违章建筑的行动而面临停办。

在北京市严控人口的大背景下,又一轮打工子弟学校关停潮到来

  公立小学校舍闲置拒合作

  绿园小学关停一事,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合同是否续签,乃由双方合意决定,政府无权要求房东继续出租,停办一事与政府无关。

  对刚接到校长通知的家长们而言,暑期一过,孩子去哪儿读书乃是最为关心的问题。“通知那么突然,让这七、八百个学生怎么找下学期就读的学校?附近的学校这个时候招生工作都已经结束了,老家也是啊。”一位家长抱怨。在她看来,绿园小学一旦停办,这些孩子必将面临失学。

  按照现有政策,没有户籍的“流动儿童”,原则上是回到户籍地接受义务教育;只有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其父母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并已取得暂住证的,才可申请到北京市的中小学借读。与之相应,家长需要提供包括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在内等多份证明文件。

  很多家长很难做到“五证齐全”。而持有街道签发的“借读证明”的高女士,她的孩子依然将面临失学的危险。7月8日,高女士去当地的街道办理借读证明。公立学校东北旺小学的招生报名日在9日和10日。“孩子去面试了。但是面试后学校领导让我们等拿到了借读证明再答复。周一我们拿到证明后再去的时候,那边就说学生已经招满了。”高女士很无奈地说。

  事实上,在2006年北京市大规模地清理打工子弟学校时,绿园学校也曾面临关停命运。当时正是因为公立学校接收能力有限,学生无法分流,绿园学校得以继续存在。据了解,当前全北京市仍有100余所未经批准成立的打工子弟学校。在张晓虎看来,只有当正规学校能够吸纳这些孩子、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时,这些未经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才算完成了使命。

  张晓虎表示,他当然愿意按照政府要求,为孩子们提供更安全的校舍、更好的教学环境,“哪怕多花一些钱也理所当然”。

  他所中意的,乃是距离绿园学校不过十分钟路程的树村小学校舍。十五年前,树村小学与肖家河小学并校,闲置的校舍出租给了一家公司。十年合同到期后,校舍修整一新,却始终闲置。直到近两年,这个至少可接纳800名学生的校园,才有肖家河小学一两个班的学生到此上课。

  2010年北京市所下发的《市对区县教育补助重点投入指南》提到,区县政府可调剂、建设符合安全规范及教学要求的建筑作为校舍,由市级经费配备或由区县调剂必要的教学设备、修缮公办学校校舍,借给符合办学要求的、已批准的办学单位使用。

  然而,财新记者从海淀区教委的相关部门了解到,根据最新的政策,公办学校的校舍一律不再对外租借。张晓虎多次前往教委询问,也被对方笑称“做梦”。

  到目前为止,随着假期来临,绿园小学已人去屋空,但张晓虎仍然期望学校能在新校舍如期开学。■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