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物价使民众的“荷包”缩水,也令中国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感到物价带来的压力。中国消费市场和内需扩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物价涨了,我现在生活可简单了,晚餐就在那几家廉价快餐店选择,也不用逛商场了。”月收入近5000元人民币的26岁女孩王苗利自嘲道。
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和今年一季度相比,中国上半年包括GDP增速在内的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物价指数居高不下。高物价使民众的“荷包”缩水,也令中国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感到物价带来的压力。
王苗利在广州市从事广告工作,这座中国最富裕的城市2010年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了30000元人民币。王苗利等城市中等收入人群明显感受到物价“上涨冲击波”的现实表明,高涨CPI已经触痛了中国大中城市的“中坚”阶层。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面临着更大的稳定物价水平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的CPI同比上涨6.4%,大大高于5月份5.5%的涨幅,接近三年以来的历史高点。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个百分点,成为CPI上涨最主要推动力。
市场迹象显示,在高位持续运行的CPI使得中国遭受物价上涨冲击的人群范围从低收入群体蔓延到城市中等收入者,中国消费市场和内需扩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食品成为价格上涨的“主力”,“物价冲击波”导致城市居民在食品开支上的支出直线增长。“以前吃水果时从不在意价钱,”在广东燃气公司工作的周薇告诉记者,现在只能采购西瓜、苹果等相对便宜的水果。
除食品消费受限外,城市中高收入阶层其他消费需求也受到抑制。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广州市民魏光说:“以前偶尔会参加英语培训班,但现在买书要考虑一下,只能去下载电子书。”
经济学者认为,有“社会稳定器”之称的中产阶层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涨CPI触痛中国城市“中坚”阶层凸显了中国当前抑制通胀工作的复杂性。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