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宋晓梧指出,当前无论是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还是不同收入人群之间,都存在着基本社会保障逆向转移的趋势
【财新网】(记者 蓝方)自中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启动试点后,中国的社会保险已实现制度全覆盖。改革的下一步,则是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
2011年7月6日,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宋晓梧作出上述表示。在他看来,如何解决中国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逆向转移问题,将是下一步的重大改革方向。
宋晓梧指出,当前无论是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还是不同收入人群之间,都存在着基本社会保障逆向转移的趋势。
他举例而言,北京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本来就相对较高,医疗保险最高可报销30万;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低,医疗保险的额度也低,如西安的最高报销额度是5万,“这就通过二次分配转移而进一步扩大了居民收入的差异”。
而在城乡之间,如果加上公共福利政策带来的收益,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是缩小反而是扩大;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工厂职工之间,也是逆向转移。
宋晓梧表示,在社会保险就业管理原则下,不可能实现社保待遇在数字上的绝对平均,但应该通过二次分配缩小一次分配的差距。在前一阶段,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先将各类人群纳入制度保障中,尚未考虑到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而社保制度改革的下一步,就应该要解决基本社会保障的逆向转移问题。
宋晓梧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十分困难。如地区间的差异,涉及到财税制度的改革;包括垄断行业在内的特权问题则更难解决。但宋晓梧认为,政府应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应有的路线和步凑。■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