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在全市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选择”门诊统筹制度。成都650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自7月起在全市任何一家门诊统筹医院看门诊都能报销。
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在全市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选择”门诊统筹制度。成都650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自7月起在全市任何一家门诊统筹医院看门诊都能报销。
享受门诊报销的人次提高5.8倍
据成都市人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小江介绍,去年4月,成都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纳入了门诊统筹报销范围,但参保人员一个年度只能定点选择一家乡镇(社区)医院就医才能报销,这在业界被称为“不可选择”的门诊统筹。
去年8月成都率先在温江区启动“可选择”门诊统筹试点。参保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在区内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刷卡就医和实时结算门诊医疗费用。
据了解,到今年3月,“可选择”门诊统筹试点已覆盖到了温江区32.2万参保人员,共有2.1万人次享受门诊统筹报销,与实施普通门诊统筹时比,享受门诊报销的人次提高了5.8倍。
惠及650万城乡参保人员
成都市人社局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自7月起在全市全面启动实施“可选择”门诊统筹制度,除大学生以外的650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全市任何一家门诊统筹医疗机构看门诊时都能享受报销。
据悉除已取得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资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外,还将具备条件的乡(镇)村(社)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等基层医疗机构,全部纳入了门诊统筹医疗机构范围。
成都规定门诊统筹医疗机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满足门诊统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方可成为门诊统筹医疗机构。
门诊费用可报销60%
据悉,参保人员在门诊统筹医疗机构就医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社保卡,刷卡确认参保情况和待遇享受等信息。在门诊统筹医疗机构除了把诊查费、注射费等纳入门诊统筹资金支付以外,与之前的门诊报销制度相比,新增了诊查费、注射费、普通针刺疗法等诊疗项目费用,扩大了药品的支付范围。
符合门诊统筹支付范围的费用报销比例,也从原来的30%大幅度提高至60%。一位参保人员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可报销额度为200元。今后有关部门将视医保基金运行和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对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作逐步调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