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土地成交量下降或将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财新网】(记者 张艳玲)中央的调控政策仍没有松动,但地方政府土地供应政策已现微调。6月27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对全国20个主要城市的一周监测报告显示,土地推出量有所上升,但成交面积仍下跌。
监测发现,上周20个主要城市共推出土地383宗,较上周增加134宗,推出土地面积共计1737万平方米,较上周增加近三分之一,其中大连为本周推出量最大城市,一线城市也均有地块入市,且北京、深圳、杭州推出住宅用地供应。
但成交量却呈下跌趋势。监测显示,一线城市共计成交土地30宗,与上周持平,但成交土地面积减少近一半,其中住宅用地仅北京、上海各成交1宗;二线城市成共成交78宗,成交宗数增加,但成交面积较上周减少了近三分之一,有7个二线城市有住宅用地成交。
从结构看,住宅用地占推出总量的34%,商业用地占推出总量的8%,工业用地占推出总量的57%,公建及市政用地约占推出总量的1%。但成交结果显示,住宅类用地约占成交总量的35%,商业用地占成交总量的10%,工业用地占成交总量的54%;公建及市政用地约占成交总量的1%。
土地成交量下降或将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债务负担。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超10万亿元,超过当年全国财政收入,占2010年GDP的四分之一。
虽然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尚未超过其偿债能力,但审计显示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已经超过国际公认安全标准。根据协议,这两年将迎来还债的高峰,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审计显示,2010年底,地方政府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