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级市的“三公”经费账本

2011-06-24 04:53:00 |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一直推进参与式预算和预算公开的浙江省温岭市,最近又有新的破冰之举。

  一直推进参与式预算和预算公开的浙江省温岭市,最近又有新的破冰之举。

  今年5月以来,温岭市16个镇(街道)、22个政府部门陆续在温岭人大网上公开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

  据《第一财经日报》统计,上述37个单位(坞根镇未统计)的“三公”经费支出累计约5148.88万元。

  温岭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委主任何培根告诉记者:“这是温岭市第一次搞‘三公’经费公开,但我们推行力度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报纸上公布后,引起市民的热议。”

  从2005年开始,温岭市在新河、泽国两镇率先“试水”公共预算改革,目前已在该市11个乡镇和5个街道全面推开。

  据何培根介绍,今年以来,根据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意见,各镇(街道)继续加大预算公开力度,其中细化预算公开项目成为今年公开的主要特点。

  记者查阅发现,大多数镇(街道)公开的预算已公布到类、款、项,有些还在公开的预算信息中附加了详细说明。

  在本月15日和16日的《温岭日报》上,温岭市教育局、建设规划局预算表分别占了两个半和一个版面,两个部门的基本情况、收支预算总表、预算支出核定表被一目了然地“晒”了出来。

  以温岭市教育局为例,“三公”经费累计安排了82.6万元,包括出国(境)费6万元、公务招待费51.1万元、公务用车费25.5万元。

  温岭市“三公”经费公开的原则是“不能超过上一年度的经费”,各部门之间似乎达成某种默契,一般都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压低5%。

  何培根说,一般是各部门自行申报,市财政局负责审查,但部门领导心里要有数,不能超出去年的额度,财政部门审查后再报给市人大,再在网上公开。

  “‘三公’经费公开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是合理的支出,老百姓也能理解的。”温岭市财政局一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