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相比于正在遭遇“旱涝急转”的南方农作物,北方小麦的情形显然好于预期。
相比于正在遭遇“旱涝急转”的南方农作物,北方小麦的情形显然好于预期。农业部昨日表示,今年夏粮增产已成定局,冬小麦将实现“八连增”。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冬小麦的丰收将为稳定市场和物价起到积极作用。
来自农业部的消息称,截至6月20日,全国夏收小麦已收获3.17亿亩,收获进度已过九成,今年夏粮的大头已经到手。从各地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夏粮增产已成定局,冬小麦将实现八连增。
截至2010年,中国小麦产量已连续7年增产。全国夏粮产量九成以上为小麦,其中冬小麦又占到小麦产量的九成以上。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310万吨,其中冬小麦产量10879万吨,比上年增加近100万吨。
去年末今年初的冬春连旱曾经让市场非常担心今年冬小麦的产量问题,在CPI高企的情况之下,冬小麦减产必将进一步推高通胀预期。
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有些过度了。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根据2月中旬的气象数据,今年春天田间受旱面积与雨量减少都是近十几年最低的一年,属于“天旱地不旱”,气象条件相对较好。
冬小麦增收的另一个原因是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去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达3.4亿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
农业部认为,夏粮增产标志着粮食生产有了一个良好开局,对于保供给稳物价、管理好通胀预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粮食产量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增产2.9%。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冬小麦增产100万吨,但当年夏粮仍减产0.3%,早稻减产6.1%,秋粮增产4.8%。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今年夏粮形势好于去年。
宋洪远表示,中国小麦产量占到国内粮食总产量的20%左右,小麦增收对于稳定市场、稳定物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包括汽油、化肥、水、人工等在内的种粮成本飙升,导致粮食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粮食产量决定的是粮价波动幅度,产量增加将有助于粮价保持一种稳定的态势。”宋洪远说。
宋洪远还表示,虽然夏粮增长成为定局,冬小麦实现八连增,但还无法判断全年粮食产量能否实现八连增。
农业部昨天还要求进一步抓好早稻秋粮,特别是秋粮。局部地区“旱涝急转”,对水稻、蔬菜、棉花等在田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农业部认为,目前秋粮作物尚处于苗期,通过及时排涝降渍、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有效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据农业部最新农情调查,预计今年早稻面积同比增加100多万亩,主产区早稻正处于孕穗抽穗期,苗情长势好于去年。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