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内地买家的大手笔“豪掷”,也许正在改变香港及其他亚洲城市的高档住宅市场的格局。
中国内地买家的大手笔“豪掷”,也许正在改变香港及其他亚洲城市的高档住宅市场的格局。
“我们统计过一个数据,在香港购买总价1000万港元房屋的内地买家,占整个购房人群的20%,购买2000万港币房屋的内地买家占30%,购买5000万港元房屋的内地买家占40%,超过1亿港元顶级豪宅的内地买家占70%。”
昨天,仲量联行香港董事总经理兼资本市场部主管曾焕平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随着不断上市的公司为内地带来新富阶层,内地富豪已经逐渐成为香港豪宅的主要消费人群。
不贵不买
据香港房产交易机构统计,2010年香港登记在案的250宗逾2000万以上的豪宅成交记录,比前年增逾四成。其中超过1亿港元的“天价”成交,更比前年飙升近两倍。
对于内地富豪蜂拥至香港买楼,曾焕平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是由于港元持续走低,导致人民币和港元汇率不断变化,在香港购买房地产,相当于在人民币基础上打了“八折”。其次,香港贷款利率相对较低,仅2%,香港的买卖都是实名制,购买程序和信用记录比较透明,交易相较内地更为活跃。最后,由于香港在教育、医疗、消费等环境的优势,也吸引更多内地富豪阶层在港置业。
据悉,虽然大多数内地客买房后并不长居香港,但也极少有人是以纯粹投资或出租为目的,多数都是自住和空置。
由于香港房屋买卖全部采用实名交易,因此不难查阅在港购买豪宅的内地富豪名单。恒大地产主席许家印2010年曾在香港布力径以4亿港元购入一套大房子,每平方米楼价达60多万港元,创下当时香港山顶洋房最高价纪录。这已经不是许家印第一次在香港置业。
此外,阿里巴巴马云、腾讯马化腾、“体操王子”李宁等上市公司掌舵人纷纷在港购置豪宅。
除了上市公司高层以外,神秘的民间资本同样是购买香港豪宅的主要力量。今年上半年,一名叫黎嘉敏的内地女士以3.45亿港元刷新九龙最贵住宅纪录的九龙站凯旋门顶层。
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曾用“女人买手袋”来比喻内地富豪到香港买楼的心态:“豪客买楼不贵不买,不靓不买,不是名牌不买,就好像女人买手袋,要买几十万元一个的才高兴,几百元的根本看不上眼!”
香港豪宅大涨8.3%
在香港本土人士以及内地客的购买热情下,香港楼市今年中等房屋均价已经超过每平方米10万元人民币,已超过1997年历史最高点。
但曾焕平认为,这一价格并不算离谱。由于香港房屋的供应量非常少,尤其是顶级豪宅,每年不过出几套而已。而且,由于通胀以及在内地富豪的投资热情下,香港房价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走高。
尽管楼价居于历史最高位,但曾焕平认为香港楼市不存在泡沫。“1997年,楼市投资陷入疯狂阶段,曾经出现过一套房屋一天转手5次的情况,但如今大部分购买还是为了自住和投资保值的目的,没有短期转手情况。”
对于内地富豪在香港不断置业,香港本土居民多有怨言,认为是内地客炒高了香港房价,也有不少人士提出应该限制内地人在香港置业的类型。但由于香港崇尚自由贸易,因此香港特区政府暂未对内地的购房人提出套数的限制。
2011年第一季度,内地一线城市豪宅销售活动仍然保持低迷,其主要原因是受物业税试点以及政府禁止已拥有两套住宅的市民购买第三套房的政策影响。但是,这些城市的豪宅售价总体仍然保持平稳或略有上升。其中,上海的豪华公寓资产价值环比微升0.4%,北京市场则达到3.2%,而香港的豪宅环比大涨8.3%。
根据仲量联行统计,2011年第一季度,在亚洲地区的8个主要豪宅市场中,北京、香港、上海、曼谷、雅加达5个城市的房地产资产价值出现了增长,新加坡、孟买两个城市持平,唯有吉隆坡逆势下跌。曾焕平指出:“日益增多的来自内地的高净值个人买家不仅导致香港豪宅市场的买家构成发生变化,同时也将逐步推高亚洲其他城市的优质住宅物业需求。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