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行贿了”网站的创办人昨天下午在QQ签名上发布消息:接到机房通知,应机房要求已关闭。
笑笑生还笑得起来吗?
作为“我行贿了”网站的创办人,他昨天下午在QQ签名上发布了这一消息:“接到机房通知,应机房要求已关闭。”
此前不久,这一网站已经无法登录。
这只是近期类似民间举报或自述行贿的民间反腐网站陷入窘境的一个缩影。
蹒跚起步还是戛然而止?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相关人士的表态耐人寻味。
据媒体报道,该院反贪局副局长张京宏近日在谈到民间反腐网站时肯定了反贪工作离不开群众支持,但同时也强调网上收集举报线索需要规范。控申处处长罗守梁则表示,这种形式是不合法的。
“民间反腐网站可能会长期处于比较艰难的局面。可能有些会被关掉,但以后又会冒出来。”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肖滨说,他也是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肖滨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政府在处理与民间反腐网站的关系时,还是应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值得关注的是,时值这类民间反腐网站引发关注之际,新华社一篇题为《反腐败:执政党生死抉择在路上》的文章也为公众所聚焦。其中,南京市纪委书记龙翔表示,新形势下,反腐败需要新的动力源。要更加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引导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
肖滨认为,这类网站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则在于能不能和政府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无法打开
在笑笑生昨天发布上述消息几个小时之后,另一家网站“我贿赂了”也无法打开。
截至发稿时,记者发现多家类似的网站均已无法打开。这批民间反腐网站红火了几天后,消失在浩渺的网络世界里。
但有网民依然罗列了几个“目前能进的民间反腐网站”。这些网站也起着类似“我行贿了”这样的名字,由网友自行发布诸如考驾照、治病、上学等“生活中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个人行贿经历”。
在一些人眼中,“我行贿了”是一个舶来品。
6月初,印度一家名为“我行贿了”的网站在中国走红。由于不满印度办什么事都要花钱,两名印度“海归”在去年底创办了这一网站。现在网站上有1万多条腐败案例记录,回帖和留言超过10万条。
良性互动的效果已经体现。
有媒体报道称,印度一位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已经成为这个网站的粉丝,并与网站团队座谈。
据悉,该负责人已经调查了民间的举报材料,20名高级官员受到警告处分。
“那天早上我习惯性地用手机上网,就看见印度的‘我行贿了’网站很火。”一家民间反腐网站的负责人小岳告诉记者,她觉得必须给网民一个举报的地方,于是就和男友注册了一个域名。
“创办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揭示我国的一些腐败现象,也起到警示腐败分子的作用。”她告诉记者。
迎接他们的是海量访问。
小岳告诉记者,6月12日下午4点左右网站搭建好,当天就有5000个IP的流量,PV(即页面浏览量)则在25000左右。此后几天,每天IP流量维持在5万左右,PV则在20万左右,发帖量则在1000条左右。
“说实话,没想到流量这么大。”小岳说。
避免“硬伤”
“我在考驾照的时候,我们一车4个人,大家把钱凑一起,每人200元,在考试过程中就塞给考官,说是买水喝。同样在下午路考的时候,也是一样,只不过这次是每人300元,一车4个人。”在一家依然能够打开的民间反腐网站上,一名网友讲述了自己“行贿”的经历。
类似这样的帖子,在不少民间反腐网站都曾经或依然存在。这样的内容也是大多数网站负责人所希望看到的。
记者发稿前再度登录一家反腐网站发现,在其置顶帖中写道:这里不是一个接收网民举报的网站,而是一个民众反对腐败的民生网站。
一个名为“民生述说论坛”网站创办人告诉记者,他的网站除了“拒贿人物”板块以外,其他板块都不允许发布政府官员相关负面内容,而是旨在“为政府提供案例,为改善民生做出对策”。
依法、合规、风控,这是决定这些网站何去何从的几大因素。
“这些网站要在法制框架下运行。”肖滨告诉记者。
一位类似网站的创始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招募了数十位志愿成员,包括公务员、国企背景的人,但要求告知真实身份。虽然成员规章还没有拟定,他已鲜明地对外提出基本条件,包括“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爱中华文化”“反对腐败”。
他表示,正在组织团队将网站写入一种私密性更高的代码,并坚持将以下的话写入用户注册条款:“如果我们觉得发帖者在诽谤,危害国家安全时,会主动对这些发帖者的IP进行跟踪,并且为政府提供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
这样的表态是否会消除或减轻一些官员的担忧?
事实上,张京宏即表示,网上收集举报线索需要规范。如果线索不属实,会对被举报人造成负面影响;如果举报线索在网上公布,容易打草惊蛇,给下一步查办工作带来影响。
何去何从
在创办反腐网站后,小岳一直不敢去备案,因为备案必须实名,她担心备案后会受到恐吓。但恐吓未到,她的网站却在创办几天后就无法登录了。花了2000元创办的网站,也因而暂时停止了运营。
已向政府管理部门申请备案的笑笑生,在备案还未下来之时,也暂时关闭了网站。
现实的困境不止于此。
有媒体报道称,《互联网管理办法》规定,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ICP证,否则将由相关主管部门给予罚款、关闭等行政处罚。但申请ICP牌照的主体必须为注册金100万以上公司,并提供法定代表人和股东的身份信息。
然而,这些民间反腐网站是否属于经营性还有待界定。
一些学者认为,这类网站却应该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
“民间反腐网站的作用不可低估。有关部门应该对民间反腐网站持一种欢迎的态度,应该充分肯定他们的功能和作用,支持他们的存在。”肖滨说。
去年底,我国首次发布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其中强调,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各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言献策、参与监督、揭露腐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公民通过检举、控告参与反腐败的渠道包括:政府设有专门的信访机构,受理公民提出的检举控告和意见建议;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国家检察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等都建立了举报制度,开通了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网站,受理公民的检举和控告。
值得关注的是,中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上的信息也显示,中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的职能就包括从互联网上收集群众举报。
帮忙而不添乱,这是民间反腐网站需要的定位。
对于这些网站的发展前景,肖滨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这类网站首先要有建设性的态度,要让政府觉得“你在帮它而不是在找麻烦”。此外,要有制度规则、加强自律,包括发布信息时要注意事实、数据的准确,以避免诽谤。
肖滨认为,这类网站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在于能不能和政府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一些举报行贿的网站如果证据真实、确凿,对于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受贿犯罪可能也有积极作用。
早在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即在一份通知中明确,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
四川省检察院的一位检察官曾对媒体表示,法律虽然将行贿行为定罪,但由于行贿取证定性较难等原因,一些实际办案中存在“重打击受贿犯罪,轻打击行贿犯罪”的现象。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近日表示,当前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要牢固树立打击行贿与打击受贿并重的观念,从根本上扭转对行贿犯罪打击不力的局面。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