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称所说的无检测方法,指的是这些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残留检测”。专家称并非所有添加剂都有检测必要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今日(6月17日)上午,卫生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了媒体报道“我国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近六成无检测方法”的说法,称所说的无检测方法,指的是这些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残留检测”。
据《法制晚报》报道,卫生部表示,目前中国有食品添加剂2314种。这些添加剂,就产品本身而言,一些有资质的单位都能开展纯度、理化项目的检测,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无法检测”是指在食品中的“残留检测”。
昨日,媒体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近日完成了对各地的检查,日前在北京举行执法检查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卫生部工作人员表示,国家检测任何成分都要有依据,使用任何检测方法都需要通过多次实验论证,最后把检测方法列入国家标准。但是判定检测方法的研究过程比较复杂。目前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数的近四成。
不过,有媒体就此评论称:无法检测,为何将其列为合法的。
添加剂在食品中无法检测的问题,此前媒体亦有关注。4月,卫生部公布了100多种违法添加物以及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名单中,也有近六成没有检测方法。
在4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中,有25种物质在检测方法一栏空白或者填“无”。22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中,也有12种在检测方法一栏空白或者填“无”。
据《法制晚报》报道,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在这些添加剂里面,确有不少没有国家质量规格标准。相应也就没有检测方法。
不过,他表示,这几年来,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国家质量规格标准。卫生部等相关部门也正在加紧重新梳理和制定相关的检测方法,专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完成。
据报道,陈君石表示,目前国外添加剂都有检测方法,但我们不能盲目参考。除论证因素外,还要考虑成本和时间问题。
他称,现在涉及牛奶、乳及乳制品等的非法添加物质多达六种,如果每一批乳制品都要检测六种禁止添加的物质,那这些成本肯定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并且检测需要时间,出了检测报告再供应市场,鲜奶可能就过期了。
据报道,另一位卫生部门专家表示,有一部分检测也是没有必要的,一种是添加剂本身属于食物成分。比如淀粉、海藻剂等;二是塑化剂等添加剂具有自限性,只有少量的才能达到效果,这种自限性的量绝对低于人体本身限制摄入的量;三是一类添加剂只用于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的进行,就逐步挥发或减除,剩余到成品里的就极少极少,没有必要检测。■
(财新记者 汪苏)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