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在此之前已有浙江青田稻鱼共生、云南哈尼稻作梯田和江西万年稻作文化入选
【财新网】(记者 崔筝)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成为中国第四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地。2011年6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国际论坛”上,该项目正式获得批准。
本次获准的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根据自然条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
此前,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以及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先后被列为GIAHS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与水利司司长、GIAHS项目总协调人Parviz Koohafkan对财新记者表示,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历史悠久,此次被正式接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他感到非常高兴,并希望中国今后提出更多项目。
GIAHS中国项目办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还透露,贵州从江项目从2005年开始申请,今年才得以通过。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从2002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等相继启动GIAHS保护项目。其目的是确定农业遗产系统标准和制定保存发展战略,帮助扭转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本特色和特性退化的局面。
项目号召农民家庭、小型社区、本土居民、少数民族和族群部落对他们的传统农业系统进行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并通过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该计划已在全球10多个国家实施。
Koohafkan认为,中国作为农业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在生态系统、民族和文化方面拥有丰富的多样性,应该在GIAHS中起到领袖的作用。“随着中国的迅速增长,中国的决策者应该意识到,这些已经传承几千年的财富可能很快面临濒危的局面。他们应该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加强认识,并在国家层面决策、立法的过程中予以考虑。这很重要,越快越好。”
论坛上,日本的“朱鹮故乡”佐渡岛等两个传统农业项目也同时获得GIAHS指导委员会的批准。■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