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表示,南京人的护树行动是一个标杆,公众可以强有力地、有组织地参与环保事务,并且改变政府决策
【财新网】(记者 李虎军)因为在梧桐树保护中理性而有行动力的突出表现,600万南京人获得了一项特别的环保奖励。
6月5日,第四届SEE•TNC生态奖颁奖典礼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有15位个人或机构获得此项民间环保大奖,“南京人”这个群体则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
今年3月,南京因为修建地铁三号线要将约两百棵民国时期的法国梧桐树移植,不少市民通过微博等方式传递反对的声音。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蔡剑华和《南京晨报》记者朱福林还找到2006年南京地铁二号线修建时迁移到该市东郊苗圃中的80多棵梧桐树,发现大多数已经死亡,其中最大树龄约80岁。
在南京人的“护树行动”之下,南京市政府部门做出让步,并且举行了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地铁三号线绿化咨询评估会,讨论如何减少梧桐树迁移等事宜。
来自南京的市民代表之一李春华告诉财新记者,她向南京市城管局提起了信息公开申请。两周前,城管局给她打来电话说,新的规划方案出来后,将会向她和其他南京市民提供,也希望市民给予监督。
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始人之一梁晓燕说,很多人都会对一些事情感到愤怒和无奈,南京人的护树行动则说明,只要你有想法,你开始去做,身边一定会有人和你一起行动。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在颁奖典礼上表示,南京人的行动树立起一个标杆,公众可以强有力地、有组织地参与环保事务,并且改变政府决策。他同时对南京市政府部门在此事件中开明的决策方式也表示赞赏。
SEE•TNC生态奖由中国本土的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与国际自然保护组织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共同设立,奖金总额为100万元。评委会特别奖没有奖金,完全是一项荣誉。
与前三届评奖不同,本届不再针对项目进行设奖,关注范围也从环保公益组织和媒体人士拓展到包括公共知识分子和普通公众在内的社会角色。
在28位被提名者中,共有15位获奖。其中,个人获奖者有攀枝花横断山研究会会长杨勇、绿色和平资深行动统筹钟峪、福建屏南绿色之家会长张长建、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兼主任律师张兢兢、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负责人林英、自然之友执行理事长卢思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执行主任孙姗、自然之友公众参与议题负责人常成、广州市民“巴索风云”、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地理教师柴尔红、中外对话副总编辑刘鉴强、中国环境科学院退休研究员赵章元;机构获奖者有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绿色流域)和青海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在微博上被网民转发和评论最多的北京蓝天日记作者卢为薇、范涛则获得了“WEIBO给绿奖”。
评委之一、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吕植教授说,此次评奖共有200多个申报,质量高于往年,这也说明“民间环保力量正在形成”。■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