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冬小麦占夏粮的85%,长江中下游不是冬小麦主产区,今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降水不足引起的气象干旱不一定会导致农业干旱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日前,针对国内外对大旱导致中国粮食减产的预测,有关部门再次做出回应,表示冬小麦占夏粮的85%,长江中下游不是冬小麦主产区,今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
据《人民日报》报道,有关部门表示,影响冬小麦产量的三大因素中,亩穗数增加,穗粒数略增,千粒重可能略减,因此单产有望提高。
据报道,气象专家指出,“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有很大区别。即使降水不足导致气象干旱,如果措施得当,不一定会导致农业干旱。
报道称,虽然从去年秋冬种开始,中国冬小麦主产区连续四五个月缺少有效降雨,但去年麦播时底墒好,播种质量高,抗旱浇麦力度大、效果好,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又下了及时雨。且春季低温时间长,利于形成矮秆大穗。病虫害发生普遍较轻。故冬小麦有望获得丰收。
今年年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年份。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多省份受重旱。
此前,人民网报道,国家防办副主任张旭已经表示,受灾严重的湖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小麦主产区,此次干旱对夏粮丰收影响不大。但部分早稻、中稻将受到缺水威胁。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受旱面积为4535万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43.4%。
旱情推动农产品期货价格走高。近期,农产品期货、农业股受到资金追捧。■
(财新记者 汪苏)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