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二五”期间计划深圳新增安排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24万套,总建筑面积约1536万平方米,规划套数较“十一五”期间增幅70%,预计总投资约646亿元,租赁补贴约26亿元(其中人才补贴约23亿元)。
“十二五”期间计划深圳新增安排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24万套,总建筑面积约1536万平方米,规划套数较“十一五”期间增幅70%,预计总投资约646亿元,租赁补贴约26亿元(其中人才补贴约23亿元)。
最新一期深圳市政府公报印发了《深圳市住房保障发展规划(2011~2015)》(下称《规划》),明确了上述信息。《规划》还显示,2010年末,深圳保障性住房已竣工约2万套,“十一五”预计完成16.9万套,竣工率仅12%。
相对半年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本次定稿新提出,禁止保障房上市交易,对根据相关政策符合上市交易的保障性住房,由政府以扣除增值收益的价格回购,重新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
《规划》还指出,“针对各级各部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责考核机制尚未建立”,“住房保障工作相对滞后,政策性保障性住房只占总量的6.6%,商品房与保障房比例悬殊”。
深圳对“十二五”住房保障需求进行了摸底,到2015年,深圳市住房保障需求总规模约为35.8万户,其中符合条件的户籍住房困难人群约8万户、人才约27.8万户。规划期内,预计总竣工21万套(包括“十一五”已安排项目14万套,“十二五”新安排项目7万套)。
深圳市住房保障资金哪里来?《规划》公布了八大来源,分别是:市、区发展改革部门批准和财政部门计划安排用于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资金;全市年度土地出让净收益中以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的筹集建设资金;租售保障性住房及其配套设施回收资金;住房专项资金;住房公积金;通过投融资方式改革纳入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的社会资金;保障性住房用地综合开发收益;其他资金等。
值得关注的是,住房公积金明确成为深圳保障房资金的来源之一。此前,公积金扶助保障房的模式正在国内数个城市进行试点。规划期内将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包括保障性住房租售回收资金再投入约185亿元、土地净收益等财政新增安排资金投资约192亿元、社会投资约338亿元等。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