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将有效遏制弄虚作假、骗取加分资格,以及超出本地区或本学校确定的加分项目和分值违规录取学生的行为。调查称多个省份加分总人次超过了考生总数的一成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严格审查加分考生的资格和身份,有效遏制弄虚作假、骗取加分资格以及超出本地区或本学校确定的加分项目和分值违规录取学生的行为。
教育部办公厅5月31日发布了《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强调维护高考招生纪律,提出要重点加强高考加分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近年来,高考加分乱象引发关注。地方政府在教育部的加分项目基础上,又设计了名目繁多的加分项目。一方面,由于加分制度设计不严,一些政策在地方被异化,成为权钱交易的通道。另一方面,这些“项目”本身也被异化,成为学生、家长在高考正式科目之外的“负担”。
中国青年报201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重庆高考加分人次占报考总人数比例已经达到17.19%,北京、河北、湖南、海南也超过10%。
一些造假获得加分资格的现象也屡屡被曝光。2009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被揭民族成分造假,其父是当地招生办主任。有关部门跟进调查后,发现重庆市有31名高考考生少数民族成分作假。此事引起极大关注。
2010年底,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对高考加分项目作出规范调整。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体育特长生加分条件也被规范。
今年4月,教育部再次要求地方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性加分项目。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今年中考将取消奥数加分,同时,对高考加分的调整和规范已经制定,送交省招生考试委员会,预计年内就将出台。■
(财新记者 汪苏)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