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美创新对话:象棋盘里论曲直

2011-06-01 01:26:00 | 作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在2011年5月9日举行的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成为主要议题,而政府采购、自主创新认定领域,市场准入、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问题,成为美方关注的焦点议题。

  在2011年5月9日举行的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成为主要议题,而政府采购、自主创新认定领域,市场准入、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问题,成为美方关注的焦点议题。中方也在创新和科技产业领域,提出了要求美国放开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以及更公平对待中国对美投资等议题。

  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对话取得广泛成果的同时,实际上,该领域的交锋,在5月6日提前举行的第二届中美创新对话上,就已经异常激烈。

  中美创新对话机制,创立于2010年10月,该对话中方由科技部部长万钢领衔,美方由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委员会主任霍尔德伦领衔。之后的5月9日,万钢、霍尔德伦将创新对话成果带到了战略与经济对话上。

  创新对话新机制

  除科技部之外,中国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国资委、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参加该论坛。美方是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领衔,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商务部、贸易代表办公室、能源部、专利商标局等部门参加。

  此外,中国来自华为、海信、爱国者、北汽等多家企业的代表与会;美国则包括IBM前副总裁、考夫曼基金会主席Carl J Schramm,以及美国电动车协会会长等代表参加。

  企业代表参加对话,是中美创新对话这一平台的重要特点。在2010年10月的首次对话中,美国通用、微软等企业就参与其中,中国也有华能集团、国家电网、无锡尚德、比亚迪、华锐风电等公司参与。

  目前中美创新对话机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了解,美方提出了该对话的扩容方向,将农业、卫生、环保等领域也纳入中美创新对话机制。

  善意合作

  在对话中,中美双方均表达了善意和合作。

  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对话中指出,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决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与美国的国家创新战略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希望中美双方能够在市场、技术、投资等领域更好地推进合作。

  美方代表也指出,美国正在清理关于出口管制的有关规定,但还没有做完。对于中国对美投资,美国有安全审查制度,美方强调,中国对美收购没有通过审查的还是个别的。

  此外,美方还强调,中国企业在美国设立的公司,只要在美国注册,也可以申请美国政府的资助,享受同等待遇。

  参与会议的多位企业家也强调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性。海信首席科学家黄卫平在对话中说,创新没有国界,关键看哪个企业善于利用全球资源。海信即计划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和制造工厂。

  来自中国的北汽控股公司总经理(时任)汪大总也在对话中表示,北汽在2009年完成了对萨博的并购,中国公司正学会利用全球资源,这是一种开放式、不排外的发展。

  政府采购

  “美方关注的重点还是政府采购问题,在对话会议上,美方代表再度提及了地方政府问题。”

  但参与对话的一位部委官员直言,美国对中国经济治理还是不太了解,实际上,整顿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任务,很多地方对本地生产的烟、酒都有保护机制,有的这种政府采购就是一种地方经济保护方式,和自主创新并没有直接联系。

  “美国对话嘉宾听到这个讨论都乐了,而且说,美国各个州之间也有这种情况。这种对话促进了双方的理解。”前述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中国财政部一位官员,则回应了政府采购与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我个人曾经在过去参加过在美国的培训,当时美国的教员告诉我们,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创新,与其他政策相比,政府采购的支持是不可替代的。他告诉我们,美国历史上的半导体产业等领域,就是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实现了前期的发展。”

  美方关注市场准入

  在中美对话中,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所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对外方股权比例的限制问题,被美方一再提及。

  据了解,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初稿中,明确提出,“新建车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系统及电池电机的基础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合资企业需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1%。”

  这一条款曝光之后,已经引起了很多外资企业的反弹。此次中美对话中,美方代表也对此提出质疑,担心因此引发的技术转移,并认为应该允许外资独资企业的存在。美国电动车协会会长在对话中明确指出,希望中国不要对此设立限制。

  中方有代表回应指出,目前该规划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美方可以就此问题提出意见。

  实际上,据本报记者了解,这一可能引发技术转让担忧的条款,在该规划的最终上报版本中,已经被删除了。

  美方另一位企业代表,IBM公司前副总裁、现任考夫曼基金主席卡尔·施拉姆(Carl J Schramm)也在发言中指出,政府与市场、与企业的关系最好还是远一些。

  中方关注赴美投资问题

  与美方关注在中国市场的准入以及待遇问题一样,中方代表也关注中国公司赴美投资的问题。

  进入美国市场屡受挫折的华为公司,在会议上做了发言。华为美国公司副总裁乔小平在对话会上说,华为在美国采购了70亿美元的产品,向美国出口了30亿美元的产品,对美国来说,美国从华为公司身上实现了4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另外,华为在美国设有7个研发中心,在美国本土雇用了1100个员工,解决了就业。

  “华为美国公司是在美国注册的公司,我们希望能够获得和美国其他公司一样的市场环境。”乔小平说。

  不过,这时,美国谈判方并没有接过华为公司代表的话茬进行解释沟通,多位代表“相视一笑”。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也讲了中资公司到美国市场的障碍问题。黄淑和指出,最近多年来,美国多家公司与中国央企合资合作,比如,美国GE公司就与中国南车集团建立了合资公司,共同开拓中国市场。但是,当双方想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开拓美国市场时,却遇到了重重障碍。

  不过,美方代表也没有对黄淑和的疑问进行直接回应。

  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

  在对话中,中美双方有共识,也有分歧。在对话中,来自中国的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的一番话,赢得了中美双方代表的共识。

  冯军说,中美有文化上的不同,比如,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规则就不太一样。中国象棋里的“马”有“别”马腿,既“别”对方的马腿,也“别”自己的马腿,国际象棋里的“马”就没有这种说法。但是,中国象棋里有“炮”,可以绕过一个子而追求目标,国际象棋里没有“炮”。中美双方交流,美方可以学习一下中国象棋里的“炮”,中方则可以学习一下国际象棋里的“马”。

  冯军这一巧妙的比喻,得到了万钢和美方霍尔德伦的认同,多位美方代表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象棋“炮”的创新思维。

  万钢也在对话现场强调,对于中国的自主创新,美方应遵守国际象棋中“马”的规则:不但不“别”自己人的马腿,也不应“别”别人的马腿,实在想不通的话,也可学习中国象棋的“炮”,跳过争议,鼓励创新!万钢强调,中国的自主创新不但造福于中国,创新最终会让全世界受益。

  冯军对本报记者说,在对话现场,他还建议美方代表应该认真看一部电影《刮痧》,这部英文电影讲述了由于中国两千年中医传统经络疗法“刮痧”不被美国认可,造成“虐待儿童”疑案,使得许大同一家被迫服从法律,父子分离、夫妻分居,后来终于向法庭证明什么是中国的“刮痧”,一家人得以团圆的故事。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