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海传统产业如何在转型之路上迸发新的活力?“十二五”期间上海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还需要哪些突破?
上海传统产业如何在转型之路上迸发新的活力?“十二五”期间上海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还需要哪些突破?
昨天下午举行的“与政协委员面对面”研讨会上,上海副卡经济预测研究所所长王德培表示,上海原来的土壤不足以支撑未来新兴产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但是现在这个土壤正在破碎。
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也表示,在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上,上海不能再处于低效率的状态。“具体讲很简单,我们不要用发展工业的方式发展服务业,仅仅设园区,园区之内提供一点要素条件或者是政策条件,”杨建文称,“这是原先我们发展工业的过程中间有效的方式,但是对发展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来讲,它短期之内可能在这一过程中间得到一点刺激,长期发展不起来的。”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下称“纺织控股”)董事长席时平在上述研讨会上表示,纺织控股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5亿,进出口总额达到41.7亿美元。
在这样的成绩背后,纺织控股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成为推手。“比如我们对下属的纺织研究院的考核,不考核利润指标,只考核它产生的成果,以及对整个集团科技研发的贡献。”席时平称。
对此,杨建文也表示,上海在技术创新领域能够得到发展的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断提升动员和组织配置全球科技资源的能力。“你不能仅仅只讲我自己本身的科技能力怎么提升,这是原先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思维方式必须打破才可能有今后的大门。”杨建文说,“换句话说,今后上海科技技术进步也好,科技能力发展也好,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应该在配置全球资源这个层面上多采取一些实际有效的措施。”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