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网记者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获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实施10年来,实现了森林资源“长”大于“消”。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馥李 本网记者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获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实施10年来,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净增67.45万公顷,已达817.3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增加1.2亿立方米,达到8.8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8.3个百分点,达到77.99%;实现了森林资源“长”大于“消”。
在一期“天保工程”期间,大兴安岭林林区被区划为禁伐区和限伐区,8万余名林区职工从“砍树人”变为“护林人”。
自2010年12月16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出台后,今年的木材产量进一步调减,由2010年年产230万立方米调减至110万立方米,调减幅度达52%。“十一五”期间,兴安里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毕拉河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湿地保护区,今年,图里河湿地公园将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
据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总面积、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均居全国国有林区之首。其森林生态系统维系着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平原的天然绿色屏障。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