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连续干旱和南水北调的推迟进京使北京水资源风险加剧,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这也致使北京水源安全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肖君秀 有报道称,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仅达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的1/10,北京严重缺水。
在4月26日召开的北京市水务工作大会上,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会上表示要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是建设节水型城市最根本的措施;要大力实施科技节水,以科技手段挖掘节水潜力,是节水功能发展的内在发展;要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能力;要完善节约用水的监管机制。”
关于北京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曾在3月份的“世界水日”活动中表示,连续干旱和南水北调的推迟进京使北京水资源风险加剧,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这也致使北京水源安全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意见人士将矛头指向了用水量大的高档洗浴业、滑雪场、高尔夫球场等场所,建议少开这些“豪华”用水场所。
截至2010年,北京已是连续12年干旱,旱情为近数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最严重。据《2009北京水资源公报》数据,200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6.7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62%;2009年地下水资源量为15.08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34亿立方米。
据此前报道,北京年均用水需求为36亿立方米,而北京年均水资源仅21亿立方米。目前,北京用水主是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南水北调及应急用水五大来源。近年为了“解渴”,北京以超采地下水、动用水库库存等“自身”办法外,还从周边地区借水以解决用水难的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将是解决北京缺水的有效手段,据介绍,2015年南水北调通水后,北京将因此每年来水10亿方,但仍存在2亿左右的缺口。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则认为,节水意识不足是造成北京严重缺水原因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教授表示也认为,最根本措施是加快节水型建设,使北京成为世界上用水效率最高的城市之。其认为,“对居民实行阶梯水价、对企业单位实行超额高价制”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