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在核能的风险和收益之间做一个平衡选择
【财新网】(特约作者 陆旻)可以在你家后院建核电站吗?大部分人可能都会说不。虽然全球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很担心,但很多人仍然不愿接受从核电站发出来的电,他们担心核辐射,对1979年三哩岛和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记忆犹新,对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更是印象深刻。政客们也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他们不知道应该把核电站建在什么地方好,同时还要担心铀的供给。
但现实情况是,这个世界上每天都需要用电,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所估算,全球2030年的用电量大概将达到今天的两倍。我们都知道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那么,为什么不能更多地使用核能呢?核电确实存在一些风险,而实际上,我们每天生活中各种各样其他的风险无处不在。
担心核能是不无道理的。可能的风险显而易见:人们担心核电站建在居民区旁边会产生核辐射,担心核事故会破坏家园;而国家管理者则担心铀的供给影响到国家能源安全;同时,处理核废料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其实核能的优势同样显而易见。随着全球经济继续增长,对于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核能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我们必须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做一个平衡的选择。我认为核反应堆是安全的。核事故之后,全球范围的核电站安全记录系统都会有很大改善。从第一代到第四代核电站,严重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大幅度降低。铀燃料的供给和核废料也将不是问题。现在使用核能的国家都没有使用核废料,而我认为核废料并不是废料,而是没有被使用的燃料,可以循环使用。一旦第四代核电站成为全球新标准,使用快中子反应堆,全世界将有几乎用之不尽的核燃料,而且这同时会减少核废料的产生。
这不是科学幻想,而将会成为事实。
因此,我认为全球应该停止建造使用煤的火电站,电力的需求完全可以由核电、水电和风电来满足。这样做的原因不仅仅是担心有一天地球的煤炭资源会枯竭,而是因为核能是一种更清洁、更有效的能源。到了2100年,全世界应该有一半电力来自于核能,另外一半来自于水电和风能,那时世界终于可以跟煤说声再见,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是个问题吗?■
作者曾供职于AIG、华夏基金,即将出版《华尔街的误区》一书。此文不代表财新网观点。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