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于地理、人口、历史等多种原因,中国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教育改革不可能、也不应该齐步走。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申兴 “在深圳市建立‘教育特区’,目前南方科技大学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了。建立‘教育特区’,以区域突破带动教改全局。”湖北省人大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授日前出席“中国教育30人论坛2011年会”时建议国家建立“教育特区”。
为什么提出要建立教育特区?周洪宇认为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从面积和经济水平上来看,中国相当于多个中等发达国家,由于地理、人口、历史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改革不可能、也不应该齐步走。”
周洪宇还认为,这符合30年经济改革的普遍规律,“改革往往非常复杂,一般来说是从局部开始,然后向整体推进,往往先是在某个地区进行,取得成功之后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地方。改革往往是由一个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地方到中央,当然也有自上而下的,可是也有自下而上的。”
如何建立“教育特区”?周洪宇说,教育特区要想实现各项目标,就必须抓住教育体制改革的四个“牛鼻子”:义务教育应把突破口选在进一步深化公共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改革和人事管理制度创新,构建支撑教育横向公平、教育纵向公平和教育机会平等的制度框架,实现财政中立和人事中立;素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应选择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应选择在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和“去行政化”;职业教育选择在建立“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机制上。
“教育特区”放在哪个地方最合适?周洪宇说,比较起来,还是深圳市最合适。为什么一定要在深圳市?周洪宇认为,从目前各方面情况来看,深圳有教育改革的需要、愿望、热情、勇气,也有改革的条件和氛围,其成功又可为其他地方所借鉴,能将改革的收益最大化,改革的风险最小化。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