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蔡昉指出,在“一胎”政策出台之初,政策设计者已明确提出,该政策只是特定时期的特殊政策,三十年后就将调整
【财新网】(记者 戴廉)“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应该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出席“2011,全球经济与中国方向”时对财新记者表示。不过,他同时指出,仅靠调整生育政策,仍难敌中国即将面临的“人口红利”消失危机。
“中国已经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蔡昉指出,目前,全世界的平均总和生育率是2.6,一般发展中国家2.5,发达国家是1.6,而中国只有1.4。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已面临持续的人口低增长和老龄化加剧。自相关数据披露后,有关取消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再次走高。蔡昉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支持调整现行生育政策。他表示,这是“以人为本”、尊重公民生育意愿的表现;此外,为体现政府重信守诺,也需调整现行生育政策。
蔡昉指出,在“一胎”政策出台之初,政策设计者已明确提出,该政策只是特定时期的特殊政策,三十年后就将调整。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此后,以“一胎”为核心的生育政策全面推行。《公开信》明确提出:“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当时的政策设计者,就算发挥极大的想象力,估计也不会想到我们今天的人口状况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蔡昉说,“如今,当初承诺的时间已经到期,政府应该信守诺言,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
不过,蔡昉还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口结构变化,并非完全由计划生育政策所致,更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要想应对“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经济衰退危机,仅仅调整人口政策“并没有特别大的潜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