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核电站选址地的气象条件来看,沿海好于内陆,内陆好于盆地
【财新网】(记者 崔筝)与沿海核电站和筹建中的湖北大畈核电站相比,四川三坝核电站的气象条件较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011年5月10日,在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性发展论坛上,四川省气象局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汪丽做出了前述表示。
根据环保部门规定,在评价核电站厂址时,必须考虑厂址所在地质、地震、水文、气象和交通运输等环境特征,以及厂址自然或人为的外部事件对核动力的影响,
汪丽说,核电站选址地是否有良好大气扩散条件是主要的环境条件之一。研究数据表明,从核电站选址地的气象条件来看,沿海好于内陆,内陆好于盆地。
她和同事选取沿海和内地的9个已选址核电站,包括运行中的秦山、大亚湾、田湾,在建的红沿河、三门、阳江、宁德,以及筹建中的三坝、大畈核电站。然后,从这些核电站所在地或邻近地的气象站和有关环评资料中,获取1951-1980年的多年平均风速数据,针对其是否利于核污染物扩散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平均风速明显高于内陆。其中,七个沿海核电站所在地的扩散条件最好,所在地年平均风速最低为每秒2.4米,最高可达每秒5.5米;1-12月的月平均风速,最低为每秒1.8米,最高达每秒6.2米。
筹建中的数个内陆核电站所在地的气象条件较沿海差。位于湖北的大畈核电站地处丘陵地带,多年平均风速为每秒1.4米,1-12月平均风速在每秒1.2-1.6米之间。不过,汪丽认为,当地平均风速虽低,但处于平原,地势开阔,其地理条件也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研究中涉及的三坝核电站,为四川盆地内筹建的首座核电站,拟选厂址位于嘉陵江畔的南充市蓬安县三坝乡境内。这一丘陵地带的月平均风速最高每秒1.5米,最低仅为每秒0.8米。核电站建成后,一旦发生泄漏,较之沿海和湖北,更不利于核污染物扩散。
汪丽称,一旦发生事故,“污染物将在盆地内地面到三千米高空蓄积,而且可以预计,扩散地区主要局限于四川盆地上空。”
此外,汪丽认为,核电站通常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沿海自然是最佳的选择。三坝核电站这样建在嘉陵江畔,一旦发生事故,废水随嘉陵江汇入长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011年1月,三坝核电站一期工程发布了环评公众参与一号信息公告,环评承担单位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该研究院隶属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
根据上述信息公告,三坝核电站厂距三坝乡驻地约0.5公里,距蓬安县约12公里,距南充市直线距离约27公里。第一台机组拟于2014年10月浇筑第一罐混凝土,2019年8月投入商业运行。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中国正在对筹建和拟建核电站的厂址进行重新评价。■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