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于有了村委会、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及计生部门等各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杨理兵亲生女儿杨玲,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弃婴”。其他“邵氏‘弃儿’”的变成弃婴的命运,也大抵类似
【财新网】(记者 上官敫铭)在47岁的杨理兵的记忆中,女儿杨玲诞生于2004年7月29日。这也是他与妻子曹志美的第一个孩子。
杨玲出生后,给这个位于大山深处、世代务农的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但与湖南省隆回县高平镇(2006年之前,高平镇还未改为现名,当时叫“高坪镇”——编者注)凤形村其他家庭一样,这里不少农民主要依靠外出打工营生。女儿半岁左右的时候,杨理兵与妻子也不得不一起南下深圳谋生;抚养女儿的任务,就落在了其父母身上。
或是为了抚慰相思之苦
,离开家乡前,杨理兵和妻子曾抱着杨玲专门来到高平镇,找了一家照相馆照了张全家福合影。随料这一幕,却成了永诀。 (点击查看证据图1)
2005年5月,当杨理兵照例通过电话联系父亲询问女儿近况时,电话那头,杨理兵的父亲杨亲政对儿子说,孙女已经被计生办的干部抢走了!
计生办干部为什么要抢走杨玲?隆回县计划生育局的卷宗显示,原因系杨理兵“非法带养一个孩子”。 (点击查看证据图2)
卷宗显示,此案的立案领导叫刘述德,刘当时是隆回县高平镇党委副书记,负责主管计划生育。该案的经办人,是当时的计生干部刘唐山、罗伟、李红旺。
2005年4月25日,高平镇官方依据“群众举报”,对杨理兵“违法带养”一名女婴的事件进行立案调查。 (点击查看证据图3)
2005年4月28日,依据高平镇计生干部在凤形村书记“汪先姣”家做的调查笔录显示,“杨理兵从外面捡回来”了一名小孩。
(点击查看证据图4)
实际上,据杨理兵的父亲杨亲政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证实,他姓名的正确写法是“杨亲政”。 (点击查看证据图5)
而当天,计生干部们也并没有在凤形村对其做过任何笔录。
然而,在调查笔录上,不但有多处“杨清正”的签名,还印上了指模。经杨亲政证实,这些都是伪造的。
为了力证杨理兵非法带养了一名小孩,高平镇派出所出具了杨理兵“未婚”的证明(点击查看证据图6)
;凤形村委会也出具了杨理兵捡小孩的证明。
此外,凤形村书记“汪先姣”也证明称,杨理兵“在外面打工时捡回一个女孩”,“不符合收养条件”。经凤形村书记汪先蛟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证实,他从未出具过任何文件证明,而自己正确的姓名叫“汪先蛟”。
(点击查看证据图7)
彼时,对女儿被抢仍一无所知的“杨理兵”,也接受了计生部门的询问。 (点击查看证据图8)
“杨理兵”承认捡到小孩并带回抚养,并称“我家庭条件差,没有能力抚养小孩,特申请将小孩交由人民政府抚养”。在笔录上,“杨理兵”签名并按上指模。
(点击查看证据图9)
此外,“杨理兵”还写了份《申请》,《申请》称,“我自愿申请将捡回的小孩送邵阳市社会福利院抚养,绝不后悔。”申请书上,在申请人处,“杨理兵”签字、按指模。
杨理兵则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这些材料都是伪造的”,指模和签名都不是他本人的。(点击查看证据图10)
因为当时,杨仍人在深圳。
话虽如此,高平镇计生办仍将此事结案。 (点击查看证据图11)
当时主管计生工作的刘述得,在结案的综合材料上批示称,“同意承办人意见,将弃婴送社会福利院。”
(点击查看证据图12)
由于有了村委会、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及计生部门等各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杨理兵亲生女儿杨玲,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弃婴”。其他“邵氏‘弃儿’”的变成弃婴的命运,也大抵类似。
寻女多年,杨理兵如今早已“妻离女散”。惟一得到的说法,是2010年10月15日,凤形村给杨理兵出具了份证明材料:“杨玲因计划生育带走了,现未知去向”。
(点击查看证据图13)
■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