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布消息称,《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下称《规划》)日前已由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提出,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布消息称,《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下称《规划》)日前已由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提出,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规划》确立了成渝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即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范围包括重庆市31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面积20.6万平方公里。
就在此前该区域规划呼之欲出之际,中部省份开始酝酿联合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使得中西部区域之间出现正面竞争,不仅如此,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也提出要成为中国第四极。而四川经济学者认为,从对成渝经济区所提出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来看,《规划》实际上已经确立成渝经济区作为中国第四增长极的地位。
四川省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表示,相比西部另外两个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经济总量最大,人口密集,产业基础和自然条件都比较好,因此,成渝经济区在西部毫无疑问是处于领头羊地位。
戴宾认为,与中部地区相比,引领成渝经济区的“双核”成都和重庆都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集聚带动效应强,中部城市则只有武汉地位比较突出,具有较强的集聚带动效应,而且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都市圈等都相对分散独立,不如成渝经济区集中。不仅如此,成渝经济区还承担着中国向南向西开放的重任,这是中部地区所没有的。
事实上,成渝经济区的提出是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经济区域一起提出来的。无论从经济规模,还是从人口、产业和城市密集度来说,成渝经济区在全国格局中都具有重要地位。不过,虽然《规划》确立了成渝经济区的远期发展目标,但是要赶上东部增长极,成渝经济区任重而道远。
四川省社科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刘世庆就慨叹,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差距都很大,“它们已经形成十五分钟、三十分钟的快捷交通圈,这对经济发展和经济一体化作用很大,形成了东部城市群和城市连绵带。”成渝地区仍然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突破口。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