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只有当青岛的海水淡化生产能力达到日产50万吨,甚至达到100万吨时,才会解决青岛缺水问题。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庞丽静 青岛借助山东蓝色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扩大海水利用的范围和规模。目前该项目青岛已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青岛市有关部门测算,经过五年的建设,到2015年,青岛市对海水利用产出的淡水供应量,将占到整个城市供水量的25%。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任振刚近日表示,其中,青岛与西班牙合作的中国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将成为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预计明年建成规模将达日处理海水能力10万吨。
该项目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目前主体建设已经完成,今年年底开始调试设备,明年部分市民便可以通过水龙头喝到淡化海水。据悉,日产10万吨淡化海水,可以满足50万人的日常生活用水。
据介绍,青岛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日产10万吨淡水,只能缓解但不能解决青岛缺水问题。只有当青岛的海水淡化生产能力达到日产50万吨,甚至达到100万吨时,才会解决青岛缺水问题。青岛市正在探索淡化海水进入市政管网进行城市供水的运营模式。
据悉,目前每吨自来水一般在1.5元-2元之间,淡化的海水每吨在4元-5元之间,随着淡化量产出的增大,成本会逐渐降低。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