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外来人口正成为上海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为上海资源环境、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带来严峻挑战。
外来人口正成为上海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为上海资源环境、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带来严峻挑战。
上海市统计局昨日公布了快速汇总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该市常住人口为2301.91万,其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897.70万,占39%。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取的一份内部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上海的人口发展呈现内源性的“少子化”、“老龄化”和外源性的“膨胀化”等特点。上述报告分析指出,“十二五”期间,上海如何有选择地引入外来人口,并使得适合居留的外来人口能够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上海调控人口规模的重大问题。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下称“五普”)相比,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增加551.21万人,增长159.08%;平均每年增加55.1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9.99%。
上海市统计局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上海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较快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为中心城市的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较为完善和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促使外省市来沪人员规模迅速扩大。“从人口增量结构分析, 与‘五普’相比,全市常住人口增量中,有87.75%是外省市来沪人员”。
上海市统计局的分析报告还指出,普查结果显示,上海劳动人口比重有所上升,老龄化步伐有所减缓。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分年龄段人口中,与“五普”相比,15~59岁人口为1756.38万人,占常住人口76.30%,上升3.54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32.98万人,占10.12%,下降1.34个百分点。
“这表明上海作为极具活力的大都市,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增强,以劳动年龄为主的外来人口的迅速流入,促使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较快,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年来上海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趋势。”上述报告称。
但是,上述报告也指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善为老服务设施等,仍将是上海市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对此,本报记者获取的内部报告也提出建议,要培育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会化、社区化的都市养老模式。“要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积极借助保险、银行机构的雄厚实力和资源优势,开发老年人金融服务、健康管理、医疗保障、康复护理、居住生活、文化休闲等全方位产品,减轻政府在社会保障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压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