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1世纪,我国进入了转基因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一阶段的目标为:从部分自主创新到全面自主创新阶段,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最终建立起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
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6年~2000年,从国家“863计划”启动开始。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追踪世界科技前沿,鼓励模仿世界先进技术。主要研究工作是基因的克隆、植物转化,还包括一些初期的产业化尝试。
21世纪,我国进入了转基因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一阶段的目标为:从部分自主创新到全面自主创新阶段,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最终建立起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介绍,在此期间,我国开展了基因组计划,并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图谱构建工作,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到世界基因组学研究的前列,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中国开展了农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并在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大批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功能基因已被克隆,包括高产、抗逆、优质等决定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型转基因作物品种奠定了基础。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