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自2008年以来,全国高考生源累计下降了200万,这一态势可能延续到2020年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近日,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发布《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高考生源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将因生源枯竭面临生存挑战。
据《人民日报》报道,该报告称,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并呈现速度加快趋势,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
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加加速了高考生源的减少。自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增长了24.4%,27.5%,24.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高中毕业出国人数。在高中毕业生中,放弃高考、放弃考试、放弃报到的“三放弃”现象逐渐显现。
在生源下降的同时,高校招生计划却仍在缓慢增长。2011年高考计划录取人数为675万人,较2010年再度增长2.7%。
在报考人数锐减与录取人数激增的双重压力下,全国高考平均录取比例快速增长,已从2008年的57%迅速增至2010年的69.5%。如果2011年高考报名人数继续保持5%-10%的降幅,2011高考录取率甚至可能突破80%。
据统计,目前已有八个省市的录取比例超过80%,部分省市已超过85%。这种录取比例不仅表现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过去“上大学难”的生源大省也出现了快速增长。黑龙江2010年录取比例甚至突破了90%。
录取比例的快速上升,给高校招生与生源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报告数据显示,安徽2010年在本科及专科层面,分别有10%到20%左右的学生放弃报到。而部分地方的专科录取分数线已经很低,算下来平均每门课业的分数不足30分,生源质量大幅下滑。
报告认为,在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学费收入在学校日常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旦生源不足,高校的倒闭将不可避免。
报告还调查了其他各级生源变动趋势。最近十年,我国教育系统经历了生源的整体下降。中小学校总数从上世纪末的70万左右,下降到了目前的40万左右。
小学在校生总量最近十几年在持续下降,但入学率却在稳步提高,并已经逼近极致,达到99.54%,这就意味着,小学生总总量已经达到了增长极限,没有任何潜在生源。■
(财新实习记者 林韵诗)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