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部分高校因缺乏生源可能倒闭

2011-05-03 11:25:00 | 作者: 来源:财新网

【编者按】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自2008年以来,全国高考生源累计下降了200万,这一态势可能延续到2020年

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自2008年以来,全国高考生源累计下降了200万,这一态势可能延续到2020年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近日,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发布《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高考生源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将因生源枯竭面临生存挑战。

  据《人民日报》报道,该报告称,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并呈现速度加快趋势,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

  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加加速了高考生源的减少。自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增长了24.4%,27.5%,24.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高中毕业出国人数。在高中毕业生中,放弃高考、放弃考试、放弃报到的“三放弃”现象逐渐显现。

  在生源下降的同时,高校招生计划却仍在缓慢增长。2011年高考计划录取人数为675万人,较2010年再度增长2.7%。

  在报考人数锐减与录取人数激增的双重压力下,全国高考平均录取比例快速增长,已从2008年的57%迅速增至2010年的69.5%。如果2011年高考报名人数继续保持5%-10%的降幅,2011高考录取率甚至可能突破80%。

  据统计,目前已有八个省市的录取比例超过80%,部分省市已超过85%。这种录取比例不仅表现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过去“上大学难”的生源大省也出现了快速增长。黑龙江2010年录取比例甚至突破了90%。

  录取比例的快速上升,给高校招生与生源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报告数据显示,安徽2010年在本科及专科层面,分别有10%到20%左右的学生放弃报到。而部分地方的专科录取分数线已经很低,算下来平均每门课业的分数不足30分,生源质量大幅下滑。

  报告认为,在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学费收入在学校日常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旦生源不足,高校的倒闭将不可避免。

  报告还调查了其他各级生源变动趋势。最近十年,我国教育系统经历了生源的整体下降。中小学校总数从上世纪末的70万左右,下降到了目前的40万左右。

  小学在校生总量最近十几年在持续下降,但入学率却在稳步提高,并已经逼近极致,达到99.54%,这就意味着,小学生总总量已经达到了增长极限,没有任何潜在生源。■

  (财新实习记者 林韵诗)

更多

快讯

三言智创(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