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而最新的人口普查显示,该省人口总量亦跃居全国第一。
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万亿元,经济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而最新的人口普查显示,该省人口总量亦跃居全国第一。
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按常住人口分,本次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而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至于具体的数据,《第一财经日报》28日致电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对方表示具体的数据和分析将会在近日发布。
“去年是9500万人左右,我认为如果超过一个亿也不奇怪。这里面省外人口达两千万以上。”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告诉本报,广东经济发展迅速,“水往低处走,人往高处移”,广东的就业机会多,所以在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人口一直都在向广东移动。
马建堂公布的数据显示,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
人口迅速聚集珠三角也使得不少地方非本地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出现严重的倒挂。以制造业大市东莞为例,尽管该市统计的户籍人口仅有180万左右,但包括省内省外的外来工在内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1200万。
并且,外来人口汇聚的速度和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当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以东莞为例,当地人口最大容量是800万,目前实际容量已经超出了一半以上。“人口数量应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超前也不行,滞后也不好。所以广东应该好好考虑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郑梓桢说。
他指出,目前广东人口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人口流入量很大,要处理好流动人口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第二,人口老龄化的绝对数比较多,现在要开始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第三就是出生率性别比仍然偏高。
随着金融危机后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省务工人员选择回到离家更近的地方,这也让外界推测,未来广东常住人口是否会出现减少迹象。
对此,郑梓桢说,目前还看不到减少的迹象,未来是否减少要看产业转移的成效如何,“产业转移成效如何决定劳动力转移的成效,如果产业转移成果不大,那么劳动力转移的成效也不会明显。”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