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都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崛起,迫切需要整合中部城市群资源,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 。
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中部三省将共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26日,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率领的湖北省党政代表团抵达长沙市,开始对湖南省进行为期3天的考察。在当日下午包括两省省委书记、省长等高层参加的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上,共同推进中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
李鸿忠表示,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群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都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崛起,迫切需要整合中部城市群资源,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共同构建中部对外开放、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平台,提升中部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打造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以后,湖北、湖南、江西都有一个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但这三个力量还是偏小,范围也偏小,整体实力和长三角、珠三角还不在一个层面上。”湖北省政府参事、湖北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构成了“中三角”。
他说,长江中游本身联系比较密切,产业结构和区位气候条件等也都比较相近。“但这三个省只有形成一个整体,形成合力,才能跟东部以及其他经济区展开竞争,也才能一起向国家争取更多的发展政策。”
在武汉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典军看来,在武广高铁开通后,不久的将来,三地之间将实现互通高铁,如果这几个地方不加强合作,产业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不过,相比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本身仍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最突出的是三地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同质化。目前上海和江浙、香港和广东之间都形成了很好的产业层次与分工,而湖北和其他两省的发展水平都差不多,产业结构比较相似。
“现在三地之间的内部竞争仍比较激烈,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还比较少。”彭智敏说,现在三地之间可以说还是竞争大于合作,都还追求小而全、大而全,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体系还没有形成,“比如承接产业转移,也都在抢,没有形成合理分工、错位发展。”
他指出,政府提出“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一体化),最容易实现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而最难的是产业布局一体化,“这个说白了是利益问题,都想把好的产业承接到自己这来,大家的发展阶段都相同,都想快点发展。”
李典军认为,下一步三地之间应该建立一个正常的合作机制,包括议事、督办机制;在产业方面,应当以产业的差异化为前提,建立实现双赢的战略伙伴关系的产业合作;抓住高铁发展的机遇,差异化布局服务功能区;推进长江中游地区的共同开发问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