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峡和葛洲坝电站高压电网形成强辐射区,附近居民无力搬迁亦难获补偿,居民上访无果
【财新网】(记者 邓海)中国特高压示范工程引发业界激烈讨论,湖北省宜昌市政协一名副主席表示,除特高压外项目外,还需重视高压项目对人的影响。
他向财新记者表示,以三峡和葛洲坝电站为例,其输出电网形成的强辐射区,已给宜昌带来不小的挑战。
作为中国著名的电都,宜昌市拥有三峡和葛洲坝两大著名水力发电站,然而电站的电力通过高压电网向外传输,就形成巨大的高压电网区。这样的电网区和换流站主要集中在宜昌夷陵区,聚居附近的居民常年遭受辐射,却无力搬迁或难获补偿。
据他提供的当地政府调研数据,三峡和葛洲坝电站以及500KV大型换流站,都集中在夷陵区的10多个乡镇,其中外送线路途经13个乡镇,11条500KV线路途经夷陵区8个乡镇,塔基1133座,线路长度约680千米。“地方政府和老百姓意见很大,”他说。
这位政协人士表示,宜昌市为山区,特别是夷陵区耕地十分紧缺,但辖区内500KV线路廊道大都沿田地而行,所占良田面积达40.8平方公里,且0.4KV至110KV线路交叉跨越的地方多,影响了区域经济规划,同时增加了地方电网建设成本和线路运行维护成本。
他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电网的电压高,感应电强烈,这些输电设施已经严重影响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例如,夜深人静的时候,居住在电网下的居民,就会清晰地听到高压输电的杂音,雨天特别明显,有的居民因为害怕而长期失眠,小孩对此特别敏感。”
他表示,针对此问题,无论是输出电站还是电网公司都不愿解决,地方政府同样不愿自己出钱搬迁农民房屋或给予补偿,问题长期存在,居民常年上访。
宜昌市政府对此曾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对宜昌尤其是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所在地增加用电指标,通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来解决遗留问题;二是出台500KV输电线路影响沿线群众生产生活的相关补偿政策。■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