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城乡接合部的村民从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中找到了生财之道。他们不再务农后,便依靠出租村里自建房给外来人口作为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有人称此为城乡接合部居民的“瓦片经济” 。
昨天,是北京大兴区旧宫镇南小街西里三队发生火灾的第二天,起火服装加工作坊外被围起了黄色警戒线,一些路过居民依然会驻足观看,议论。
小刘是在南小街西里三队另一家私人服装加工作坊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自四川。他说火灾发生后,自己所在的服装加工厂已经停产。
北京豫佳马服装有限公司是位于南小街三队友谊路上一家拥有工商执照的小型服装加工企业。厂房面积1000多平方米,聘请了1000多名员工。其销售部经理孙先生对记者表示,大兴区旧宫镇是北京市的服装生产基地,私人作坊密集,聚集了北京市80%的服装加工生产厂家,大部分经过加工的成品衣服流向北京木樨园批发市场等地。
据悉,南小街三村村委会公布的村落示意图显示,南小街西里三队有200家以上的小型服装加工厂。但有人认为200家的数量被低估了,还有为数不少的私人作坊没被登记入内。
据孙先生介绍,旧宫镇之所以涌现了如此多的无照经营私人服装加工作坊,一是旧宫镇村里的房屋出租价格便宜,一年交付五六万租金就能组下一间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厂房,与之相比,孙先生所在工业园区的正规厂房年租金需要几十万;二来租赁村民自建房作为服装加工厂房具有灵活性,撤租容易,人员流动性强,所承担的风险也相应较小。
但是,孙先生说,这些家庭作坊式的服装加工点接到的订单多来自附近工业园区较大型服装加工企业完成不了的订单和尾货,外部依赖性强、生存能力差,经常面临货源不足的窘况。
孙先生表示,服装加工作坊的工人多来自湖北、四川、河南等地。他们平均一天工作12小时,晚上经常要加班至九十点钟,一个月有两天休息日,工厂通常提供食宿,但一些非法服装加工作坊为节约成本,将厂房和宿舍区、厨房合并在一起,员工生存环境并不理想。
北京大兴区旧宫镇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地处市区南郊,西与丰台接壤,北与朝阳毗邻。面积29.05平方公里,是大兴区辖域面积最小的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开始重点发展工业。2002年工业园区已有入区企业45家。随着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旧宫镇发展起了一些依附工业园区而起的低端产业链,外来务工入口不断涌入。城乡接合部的村民从这些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中找到了生财之道。他们不再务农后,便依靠出租村里自建房给外来人口作为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有人称此为城乡接合部居民的“瓦片经济”。过多的流动人口导致村里违法建设一天比一天多,人口密度大,资源开采负荷不过来,治安条件变差。
旧宫镇的“瓦片经济”生态正考验着诸如旧宫镇此类城乡接合部的人口治理。
旧宫镇政府也意识到了逐步退出低端产业,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商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旧宫镇政府日前在网站上发布了“旧宫镇深入开展拆违工作”、“旧宫镇‘三个专项’治违建保稳定”等文件。
在今年3月底的“亦庄新城高端产业配套区建设暨城乡接合地区城市发展研讨会”上,有关方面表示正在逐步拆迁的旧宫地区将有望规划成为“亦庄新城配套区”,重点发展商业服务业。
目前旧宫镇全镇拆迁范围已经超1/3,今年还将启动蒲黄榆路沿线两个村的整体搬迁,镇内现存的小型加工企业也将在规划正式出台后逐步退出。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小映对本报记者建议说,城乡接合部的农民住房管理是一大薄弱环节。
他认为,大兴区旧宫镇等城乡接合部在开展治理工作时,要在改建、扩建和出租环节加强对农民自建房的监管;对外来人口而言,政府一要争取在市场环节为其提供廉租房等保障性质的住房,二要加快城乡接合部农民房地政策的一体化,加强对农民住房转让市场的引导,使其阳光化。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