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京市社科院发布报告称,“只生一胎”的观念已成为主流,且农村生育观念已趋近城市。有生三胎意向的更是仅有百分之一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日前,北京市社科院发布报告称,北京育龄人群生二胎的愿望所占比例未过半数,城市和农村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已开始趋同于少生、晚生。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社科院于日前发布“2010年-2011年北京社会发展蓝皮书”,其中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分别于2006年、2008年,选取东城、海淀、昌平三区的2000余育龄独生子女,做生育意愿调查,形成《北京市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比较研究》调查报告。
报道称,在“不考虑政策因素,您认为一个家庭生育几个孩子最理想?”的调查中,“想生1个孩子”所占比例最高,城市和农村均为50.40%;有意愿生二胎者,城市比例为33.4%,农村比例为47.6%;对于生第三胎,城市1%被调查者有此意向,而农村低至0.6%。
在城市双独生子女家庭受访者中,26.13%选择了“愿意生二胎”,44.16%选择了“不愿意”,29.71%选择了“没想好”;而农村双独生子女家庭只有36.33%愿意生二胎。
“如果只生一个孩子,您想要男孩还是女孩?”的统计结果表明,选“男孩、女孩都一样”的比例最高,城市达64.80%,农村达73.10%。
调查显示,晚婚晚育的观念已经成为主流。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多数被调查者认为,25-30周岁是结婚生子的理想年龄;仅有约1%左右的被调查者,将理想的结婚生子年龄定在24岁以下。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清华大学教授王名和山东大学教授刘大钧联名建议,中国应取消生育控制,尽快放开“二胎”,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高达8.5%,超过世界各国人口的平均水平,比发展中国家超前20年。预计到2030年,老龄人口比例将翻一番,达到17.4%,2050年更将上升到27.8%。
财新网此前报道,多位学者认为,放开“二胎”可能带来的生育堆积或高峰,但其后果并非不可控制。更重要的是,放开“二胎”后,可舒缓“一胎政策”带来并积压的诸多社会问题。■
(财新记者 许菁)
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本网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购买或投资后果自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